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zenit是什么牌子

发布时间:2025-08-26 02:41:52    发布人:远客网络

zenit是什么牌子

一、zenit是什么牌子

俄文全称:КрасногорскийМеханическийЗавод

英文名称:Krasnogorsk Mechanical Plant

中文名称: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光学机械厂

位于俄罗斯莫斯科西北近郊,KMZ在前苏联时代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光学工厂,建于1942年,正值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早期主要生产部队急需的光学仪器,望远镜,测距仪等,二战后苏联人根据战争赔偿法获得Zeiss Ikon工厂的设备和原料,全部运回国,在莫斯科编组站停留数月后被分配到各地,KMZ得到了镜头和制造光学仪器的所有东西,开始生产配套L39口(FED、Zorki系列)和Kiev口(Kiev系列)的旁轴镜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Jupiter系列和Helios系列。1947-1948年,还生产了一批FED旁轴相机,标KMZ厂标,称为FED-KMZ,之后改进为FED-Zorki,1949年改称Zorki,以后逐步形成一个系列,和FED系列相比,性能更好。1951年,以Zorki 1C机身为基础,加上反射镜及棱镜取景器,诞生了Zenit 1,这是苏联第一台单反相机,采用和Zorki机身一样的M39螺纹镜头接口,但由于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的像面定位距不同,镜头不能通用,KMZ把原有旁轴镜头成像距加长,生产了第一批单反用M39螺口镜头,之后又改进为M42标准螺纹镜头接口,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大多数前苏联的单反相机镜头,都是由KMZ最先生产,之后才分散到苏联各个光学工厂,KMZ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指导者的角色。除了Zorki,Zenit外,KMZ还生产过Photosniper(大枪机),Horizon(摇头机)等品牌相机。如今KMZ已经是一个集团企业,除了单反相机,还生产夜视镜、望远镜、医疗设备以及数码DC产品,而Zenit单反相机可能是现唯一还在生产的M42接口的相机品牌。

早期第一版标志(用至1950年左右)

第二版标志(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使用至今的标志(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

为了扩展西方市场而注册的商标即现今的企业商标

参考资料:

二、关于前苏联相机

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和我一样喜欢这些老毛子的金属嘎达啊,哈哈

楼主列出的这6部相机中,泽尼特的两部是M39口的单反相机,其他则都是旁轴,至于谁好谁不好,那要看从什么标准来说了。

要说使用价值,个人感觉泽尼特3好用一些,装片不那么费劲,使用上也基本与现代相机相同。要是追求旁轴的味道的话,佐尔基3装配精密一点,基辅3的镜头更有德味,看个人喜好了。

要说收藏价值,都还有一定收藏价值,俄机这两年藏的人不少,具体这6部谁贵要看具体品相了。

以下是我收集的这6部相机(其实是5部,KIEV2和KIEV3基本一个东西)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ZORKI 3是ZORKI旁轴相机一个真正的转擂点,机身是LEICA 3型的COPY版,机身体机比之前的ZORKI型号要大一点,但却有许多之前ZORKI相机所没有的特色,可调整眼睛视度的叠影对焦机构,使调焦更准确.及全开式后盖,更方便底片装卸,更增加了慢速快门机构,多出1,1/2,1/5.1/10秒的快门速度,在之前的ZORKI相机,仅有1/25秒的最慢速度,在阴暗环境几乎无法拍摄.这点极像LEICA 3C型.

在镜头方面,导入仿ZEISS SONNAR的JUPITER 8 50mmF2镜头,比之前的50mmF3.5要明亮很多,而且整机机械精度较高,各可动环节动作顺畅,就像它的始祖LEICA 3型一样.

原先ZORKI 3的慢速快门是双轴式的,原先前苏联所设计的双轴式机械结构并不是很好,但在1954年一个新的单轴设计方案成功,使ZORKI 3的可靠度更加提高.

相机原型 1932年LEICA 3型,片幅36X24mm

镜头 JUPITER 8 50mmF2,仿Zeiss Sonnar

1952-1955完全仿制CONTAX 3型,有测光

ZENIT 1是KMZ厂第一台单反相机,1953-1956年间共生产了约40000台,机身采M39镜头接口,标准镜是用INDUSTAR 22,与平视取景相机所用INDUSTAR 22是相同的结构,在当时,只是把成像距加长,直接换用.整机也差不多从ZORKI相机变化而来,只是把RF叠影对焦机构换成反射镜+正像菱镜,其它部位与ZORKI RF几乎都相同.因市以RF机身修改而成,又使用M39镜头,所以机身小巧,与现代135 SLR因反光镜尺寸较大,在体积上要小很多.

ZENIT 1并无卷片扳手,与ZORKI 1一样,使用卷片转轮,底片计数器在转轮下部,与转轮合为一体.计数器归零须要手动归零.

底片回卷释放开关设置在快门按纽前面,须要回卷底片时须往左边拨,否则卷片轮不会释放,无法回卷底片.

快门按钮的外圈是快门按纽锁,按纽可用快门线.快门段数计有:B,1/25,1/50,1/100,1/250,1/500秒,段数显得少了一点.

机身并无闪光灯插孔,所以机身上也无闪登插座,整机上因功能较少,显的很仆实.

前苏联镜头场为ZENIT单反相机设计了几支M39镜头,计有37mmF2.8,50mmf3.5,58mmf2,85mmF2,85mmf1.5,

135mmf3.5,180mmF2.8,300mmF4.5都是铝制白镜身.

ZENIT C与ZENIT是同一个机身,但多出了闪灯插孔.

标准镜 INDUSTAR 22 50mmF3.5-16

快门横移帘幕快门B,1/25-1/500秒

这相机是开使於1932年6月,是德国1932年4月LEICA 2正积极投入时,以LEICA 2型为蓝本所仿制的,1932年地一批30台原型组装完成,接著在1933年以相同的模具大量生产,这时是贫穷的农业经济时期,史达林尝试著以5年的经济计划使前苏联快速工业化.在1932年11月,第一台仿徕卡2型机成功并完成研发工作,这相机使用超过300个零件,光学件及原型机是由位於列宁格勒的VOOMP实验工厂所作,在1934年5月停止生产,大约有500台相机被做出.生产被转移到为於莫斯科的Geodezia工厂,大约有100个样机生产出,於1934年12月,约有1800台相机产出,在1934年到1955年间共有700000台FED 1型被制造出来.

这是前苏联最具有历使意义的相机,虽是仿LEICA 2型,但某些部件是不相同的,以使售价更低.实际拍照有人说相值还要高於LEICA 2型,这相机是用以配合前苏联群众市场,而非瞄准例如使用LEICA的西方人士.所以品质并不能提高,仅止於前苏联内部人民能自给自足及一般拍摄的要求,没竞争下的产品.

机身型式约6-7种不同的型式,只是机身图型不同.

使用LEICA 39mm螺口.最近对焦距离1.5m

快门速度 B,1/25,1/50,1/100,1/200,1/500秒

对焦手动叠影对焦,有额外的取景窗.

标准135卷装暗盒,片幅36mmX24mm,

总生产数量 700000台(1934-1955)

ZENIT 3是在ZENIT 1后新设计的相机,同样使用M39镜头,但加上机械自拍器,生产於1960-1962年.

与ZENIT 1不同的还有电子闪灯插孔,闪登同步时间是1/30秒.

ZENIT单反相机从ZENIT 3开使有了底片扳手,方便底片上卷及上快门,但底片计数器在 ZENIT 3上仍在底片扳手下方,仍须手动归零.底片回转释放钮改在快门选择盘右边,按下后可回卷底片.

标准镜头改为INDUSTAR 50m为镀膜镜头,仍为M39卡口.机身包覆不是皮革,改为黑色橡胶.

标准镜 INDUSTAR 50 50mmF3.5-16

快门横移帘幕快门B,1/30-1/500秒

KIEV 2与KIEV 3基本相同只是生产年代不同而型号不同

三、前苏联老相机

1、LENINGRAD列宁格勒是发条卷片135相机,一次上条可连续拍摄多张,同国产"长城"

2、ZORKI-3卓尔基3是1型仿徕卡的改进型

3、KIEV-3基辅3型是1型的改进型,自带测光表配尤比特8/F2/5CM标准镜头,并可

4、以上三款相机均为旁轴式135相机.

5、补充的几款如 zenit泽尼特应是单反135机.当然是型号越新越好.

6、本人认为这前三款相机比较,应该是KIEV-3的性能比较好一些.供参考.

7、zenit泽尼特(天顶的意思)也是苏联相机并不低档,后来就向电子相机方向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