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一文读懂!紫外工业相机成像与应用详解

发布时间:2025-07-27 05:50:35    发布人:远客网络

一文读懂!紫外工业相机成像与应用详解

一、一文读懂!紫外工业相机成像与应用详解

紫外线技术在工业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可见光难以识别的特征,如结构瑕疵、荧光标记和物质变化的特征信号。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紫外波长为365nm和395nm,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视频显微镜、电晕检测、半导体检测和无损检测。

为解决工业视觉检测中紫外光领域的挑战,维视智造推出了MV-UV800紫外工业相机。此款相机专用于200~1000nm波段光谱,具备约800万有效像素的高分辨率,以及优秀的UV波长高感光度和低噪点性能。采用创新的背照式全局快门传感器,适用于各类严苛环境。

MV-UV800紫外工业相机在多个领域展现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检测、激光特征检测、材料表面检测、显微镜检查、玻璃缺陷检测、珠宝瑕疵检测、输电线电晕、半导体行业晶圆加工、材料分拣、生物荧光分析、植物监测和食品检测、电池检测、法医学检测等。

01更宽光谱:支持200~1000nm宽光谱成像,实现可见光和紫外光检测的高效整合,降低系统成本。

02高清成像:采用背面照射式机构,提高感光度,降低噪点、暗电流和像素缺陷,改善暗光环境下的随机噪点问题。全局快门像素技术,适应UV波长特性,实现高分辨率、动态拍摄高质量紫外图像,同时保持低噪点输出。超小像素尺寸(2.74μm)确保了高UV灵敏度和稳定细节检测能力,适用于多种用途的高分辨率场景。

03机身轻巧:仅重34g,紧凑设计,便于携带,适合融入紧凑型设计系统和机器视觉应用,适用于OEM系统设计。

04易于集成:采用标准化GigE Vision接口,易于与IO卡/PLC等设备集成,支持曝光时间控制、频闪灯控制,简化相机与软件解决方案的互连。兼容常见三方图像处理软件与操作系统,附赠例程及源代码,方便用户参考及二次开发。

在多个行业,如半导体、科研、光电、生物、食品等,MV-UV800紫外工业相机展现其高精度和高UV波长感光能力,配合全局快门功能准确捕捉高速移动的被摄体,适用于精密检测、材料分拣、监测等场景。

二、为什么工业相机ccd拍不到激光的红光

1、使用黑白摄像头,关掉灯光,用红外灯来照,影像就出来了。

2、事实上,彩色CCD也看的到红外线,就是因为它能感应到红外线,会干扰到D.S.P(影像处理主芯片)的运算,导致“偏色”,因此,得想个办法,让它不能接收红外线,。

3、方法就是让CCD戴上”太阳眼镜”,只是人戴的太阳眼镜是隔离紫外线,而CCD戴的是隔离红外线,这就是彩色CCD上头黏的那片滤光片。

4、可登录机器视觉产品资料查询平台,了解更多滤光片信息。

三、3d工业相机的分类有哪些

任何东西分类一定有它自己的分类标准,3d工业相机也不例外。

以下就是工业相机的八种分类标准:

1、按照芯片类型可以分为CCD相机、CMOS相机。

2、按照传感器的结构特性可以分为线阵相机、面阵相机。

3、按照扫描方式可以分为隔行扫描相机、逐行扫描相机。

4、按照分辨率大小可以分为普通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

5、按照输出信号方式可以分为模拟相机、数字相机。

6、按照输出色彩可以分为单色(黑白)相机、彩色相机。

7、按照输出信号速度可以分为普通速度相机、高速相机。

8、按照响应频率范围可以分为可见光(普通)相机、红外相机、紫外相机等。

近几十年来,二维相机已被广泛应用于条码读取、目标跟踪和在线检测等领域。随着智能制造发展对技术要求的不断升级,用户对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有了更高要求,而3D相机特有的深度信息采集功能,恰可以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

将3D相机作为机器的眼睛,其作用就像人类的眼睛一样——眼睛获取的信息可被大脑(计算机)处理。3D相机获取的三维信息为机器视觉算法提供必要的深度信息,从而可以让机器识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深度距离。

搭载3D相机能让机器更快、更智能、更精确地执行复杂的任务。目前常应用于物流、检测、码垛、上下料等场景。

在特定的距离下,针对大中型物体,识别速度往往是更常见的客户诉求;而针对小物体,精准度则成为了主要指标。随着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预计3D相机的市场需求还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