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为什么Android没有iOS那么顺滑

发布时间:2025-05-16 17:28:59    发布人:远客网络

为什么Android没有iOS那么顺滑

一、为什么Android没有iOS那么顺滑

1、虽然很多Android手机的配置都比iPhone要高,比如大多数Andorid手机的内存都有1GB,而iPhone 4S只有512MB内存,但用过iPhone的人都知道Android手机在使用的时候总感觉没有那么顺滑,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位软件工程师和前Google实习生Andrew Munn解释说是因为Android系统UI效率低下的框架设计的问题。

2、不过,这个实习生Andrew Munn是一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在Android团队并没有在框架团队工作,也没有看过Android渲染的源代码,因此他所说的未必是100%准确。并且他也曾经在Windows Phone团队工作过,因此可能会不自觉的对Android产生偏见。以下就是他对Android为什么没有iOS流畅体验的看法。

3、Android没有iOS流畅的原因并非Java GC导致暂停,也不是因为Android运行的是Java编译的bytecode而iOS运行的native code,根本的原因是,iOS的UI渲染采用实时优先级,而Android的UI渲染遵循传统电脑模式的主线程普通优先级。

4、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和难以理解,但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使用你的iPad或者iPhone,打开Safari,然后加载一个复杂的网页,例如新浪网首页,当网页加载到一半的时候,把你的手指放在屏幕上,并且四处移动,你会发现所有的渲染立刻停止,在你拿开手指前,网页永远也不会继续加载。

5、而在Android设备上重复这个操作,你会发现,浏览器会继续尝试加载页面并渲染HTML,试图多任务同时进行,因此对于Android来说,一个高效的双核处理器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Galaxy S II能够非常平滑的原因

6、在iOS中UI渲染过程具有绝对的优先等级,当用户接触到iPhone的触摸屏后,iOS中所有的进程都将停止,UI线程拦截了所有的事件,系统会将所有资源用于渲染UI过程,以保证用户界面的实时渲染优先级。而在Android系统中UI渲染过程的优先级别却没有那么高,也就是说当你触摸Android手机屏幕的时候,系统后台的程序并没有停止,仍然在继续运行之中,比如下载和查收短信,这样系统UI获得的资源就不够,这就是Android系统不流畅的原因。

7、由于这个原因,新发布的Galaxy Nexus,甚至配备四核处理器的话说EeePad Transformer Prime平板电脑都无法保证顺滑的操作体验,这些设备只能与3年前的iPhone顺滑程度相比,那么Android团队为什么不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呢?

8、除了UI渲染之外,Android缺乏有效的的硬件加速也是一个原因,在不同的Android手机上的硬件加速存在巨大差异,而苹果是唯一一个既做硬件又做软件的手持设备公司,只有苹果可以在硬件中插入对软件的优化,使得基于苹果芯片的设备不仅省电,而且流畅。

9、实际上,Android的开发工作在第一代iPhone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原始Android原型体被设计成为使用键盘手机的设备,也就是黑莓手机的竞争对手。UI渲染优先级别在有键盘的手机上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在iPhone发布之后,Android小组为了快速推出能与iPhone竞争的产品,迅速将Android改成触摸屏手机系统,但那时重写UI框架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如果这样Android应用市场中的所有程序将变得不可用,这种关系将一直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10、(这个实习生的伪科学真是编的好,在此反驳)

11、按照那个实习生的说法,android的ui不流畅是因为响应UI处理的优先级不够,而google不改进的原因是因为怕影响到已经发布的应用程序?

12、这人根本不懂ios和android的进程控制机制,且不说ios中ui有最高优先级(笑啊,ios什么时候UI有最高级了,明明是系统中断才是最高),竟然说出了android触摸UI时后台进程保持运行这样的荒谬的事情,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在google呆过。即便他说的UI优先级有理,也不可能出现改变优先级就会使得程序进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了解android系统架构应该知道负责图形处理(关于优先级部分)的是位于android系统的倒数第二层,也就是内核的上一级,而且android的设计是层与层之前低耦合的,每层对于下一层的依赖仅通过接口来调用,而层内的变化根本不会影响到层外行为。

13、说简单一点,就如同你去银行柜台办事,你办外汇就去外汇窗口,债券就去债券窗口,而银行内部怎么处理你的请求是他们的事,你只需要提交你的数据并接收结果即可,银行内部员工变动也不会影响你的事务办理。如果真如这个实习生所说,是UI框架处理优先级的问题,google大可以轻轻松松直接提高优先级,绝不会影响到现有任何程序,因为目前没有任何程序能绕过android的程序框架直接调用到UI下层的方法,因此下层的改进也不会对上层造成兼容性的不适。而且也不增加什么生产成本。

14、但为什么还是感觉android比ios卡?我觉得这是人云亦云后的“被变卡”感觉(很多人在概念空白时先入为主的被教唆到android比ios卡,不如ios,而且听多了这样的话后自然自己的感觉就不准了),以至于出现了N种关于android为什么不如ios的“科学、内幕”解释。我觉得除了辩证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这个问题。

15、在早期,android的优化的确不如ios,这源自于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年代(android本身是07年才被收购的一个公司,之前这个系统根本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而ios始终是在apple下从mac时代起就被打造的)。而硬件也远没有iphone强,加上开放免费,什么鱼龙混杂的制造商都加入进来,元器件供应商也是水很深,造成产品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对android和ios的差距的认识也是从那时才建立的,而看iphone,一年才出一款机器,无论软件还是硬件,从选择供应商到制作,有足够的周期,都是精挑细琢。也就是说,android阵营从低端到高端都有,且低端又多又乱所谓的高端少而不精,而iphone就一个高端,这就如田忌赛马,老拿人家优秀的比垃圾的,自然而然口碑也就落成了android不如ios的一个大范围印象。其实这个时代跟ios产品比较,也的确是android的东西不如iphone做得好。

16、但是近年来android的机器硬件基本上已经超过了iphone但为什么还是觉得比ios卡?除了上述的心理因素遗留之外,我个人觉得其实这无关android本身,并不是os优化这么简单的事。而是硬件问题,其实没有人特别在意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这就如同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快,在播放时就会流畅没有拖影。

17、电容屏也有响应时间,而且对工作环境电压要求很高,普通的电容板本身响应就比较慢,大概才50~100ms,而且在电压不稳定时反应更慢,而iphone4的电容板响应时间在10~20ms,差距近80ms说是不到十分之一秒,但是在实际体验时这就能影响到人们的直觉。另一个因素在于触屏的玻璃材质,硬度越高越顺滑,这是根据阻尼系数和摩擦系数可以测出的。同是镜面的情况下,硬度越高的材质在摸上去的时候更顺滑。iphone用的是大猩猩,硬度达到7,裸身时本身触感就顺滑,没有拖沓感,再加上大多数买iphone的人贴膜都会比较下本钱(我贴膜花了129),贴膜也会影响到触感。在普观android手机,用上大猩猩的寥寥无几,再肯贴好膜的更是少。在手感上也比iphone要差了。

18、就我个人长久使用亲身体会是,android的UI其实缺少过度动画,比如在界面切换时的细节(仔细看,ios的界面切换时除了窗口会移动,标题栏和上面的控件都会以不同的速率在移动,感觉很动感精致,如同流水般),这样在操作时造成了突兀感。实际上从触摸角度来讲,我觉得兔子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明显的感觉是,如果iphone有后台程序,或者运行过较多程序之后,哪怕是普通的界面切换也会有卡顿感觉,很明显的。

19、最后一点重要的补充就是iOS是伪多线程开发,Android更注重编程模型,iOS更注重用户体验。Android将应用内(进程内)渲染(controls)和进程间渲染(surface flinger)放在了不同的模块、空间,导致动画时线程切换过于频繁,需要更高的性能的芯片才能达到和iOS相同的效果;要配合渲染也变得很复杂,所以在横竖屏切换时没有像iOS那样的转屏动画。

二、android开发工程师工作岗位职责说明

公司全体员工要务真求实履行各自职责,要按时、高标准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各种岗位职责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负责安卓平台应用开发和测试。

2、参与APP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性能优化、项目维护。

4、设计用户交互端口、检查功能完成度、联调。

5、个人代码自测、提交组内测试、进行BUG修改。

1.从事Android平台客户端软件产品设计、开发;

2.负责与其它相关团队技术问题的沟通配合与协调工作;

3.项目管理:项目评估、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风险管理等。

1、对Android的整体架构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精通Java开发语言,Eclipse开发工具,熟悉面向对象编程设计;

3、熟悉Android UI控件编程,熟悉JNI/NDK,有过第三方库平台移植经验,有FFmpeg开发经验者优先;

4、熟悉Android下网络通信机制,对Socket、http通信有深刻的理解,熟悉Sqlite数据库;

1、参与O2O平台(PC及移动)及网站的设计与研发

2、能根据项目任务计划独立按时完成软件高质量编码和调试工作

3、与团队一起解决大数据量,高并发,高可靠性等各种技术问题,不断挑战技术难题,持续对系统进行优化.

4、复杂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维护,用技术支撑公司O2O业务的快速发展.

5、负责解决产品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总结与改进,从技术角度对产品设计和体验提出建议

1.负责Android平台的浏览器APP开发;

2.在Android手机上设计并开发应用程序;

3. Android平台框架层的维护以及扩展;

4.负责Android项目的架构设计、方案的制定;

5.根据产品功能需求设计并完成软件实现;

6.参与产品需求分析并制定技术实施方案。

三、android 大量多线程怎么优化

1、在程序开发的实践当中,为了让程序表现得更加流畅,我们肯定会需要使用到多线程来提升程序的并发执行性能。但是编写多线程并发的代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所以想要获得更佳的程序性能,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多线程并发编程的基础技能。

2、众所周知,Android程序的大多数代码操作都必须执行在主线程,例如系统事件(例如设备屏幕发生旋转),输入事件(例如用户点击滑动等),程序回调服务,UI绘制以及闹钟事件等等。那么我们在上述事件或者方法中插入的代码也将执行在主线程。

3、一旦我们在主线程里面添加了操作复杂的代码,这些代码就很可能阻碍主线程去响应点击/滑动事件,阻碍主线程的 UI绘制等等。我们知道,为了让屏幕的刷新帧率达到 60fps,我们需要确保 16ms内完成单次刷新的操作。一旦我们在主线程里面执行的任务过于繁重就可能导致接收到刷新信号的时候因为资源被占用而无法完成这次刷新操作,这样就会产生掉帧的现象,刷新帧率自然也就跟着下降了(一旦刷新帧率降到 20fps左右,用户就可以明显感知到卡顿不流畅了)。

4、为了避免上面提到的掉帧问题,我们需要使用多线程的技术方案,把那些操作复杂的任务移动到其他线程当中执行,这样就不容易阻塞主线程的操作,也就减小了出现掉帧的可能性。

5、那么问题来了,为主线程减轻负的多线程方案有哪些呢?这些方案分别适合在什么场景下使用?Android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若干组工具类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6、AsyncTask:为 UI线程与工作线程之间进行快速的切换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机制。适用于当下立即需要启动,但是异步执行的生命周期短暂的使用场景。

7、HandlerThread:为某些回调方法或者等待某些任务的执行设置一个专属的线程,并提供线程任务的调度机制。

8、ThreadPool:把任务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分发到各个不同的线程上,进行同时并发处理。

9、IntentService:适合于执行由 UI触发的后台 Service任务,并可以把后台任务执行的情况通过一定的机制反馈给 UI。

10、了解这些系统提供的多线程工具类分别适合在什么场景下,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不可预期的麻烦。虽然使用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量,但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引入多线程而可能伴随而来的内存问题。举个例子,在 Activity内部定义的一个 AsyncTask,它属于一个内部类,该类本身和外面的 Activity是有引用关系的,如果 Activity要销毁的时候,AsyncTask还仍然在运行,这会导致 Activity没有办法完全释放,从而引发内存泄漏。所以说,多线程是提升程序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使用多线程却需要十分谨慎小心,如果不了解背后的执行机制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很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