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8-21 00:44:37    发布人:远客网络

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

一、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手机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利用核磁共振的远离,在一定距离内,不用数据线也可以实现充电,这个我也想过,只是更早前就有了理论。

问题二:无线充电是什么?怎么充?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外文名: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1890年,物理学家兼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就已经做了无线输电试验,实现了交流发电。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特斯拉构想的无线输电方法,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Hz的低频共振,再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但因财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胆构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后人虽然从理论上完全证实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但世界还没有实现大同,想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能量广播和免费获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伟大的科学设想就这样胎死腹中。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6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的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组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输上而成功“抓住”了电磁波。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一团在接受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电力就实现了无线传导。这项被他们称为“无线电力”的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已经能成功为一个两米外的60瓦灯泡供电。这项技术的最远输电距离还只能达到2.7米,但研究者相信,电源已经可以在这范围内为电池充电。而且只需要安装一个电源,就可以为整个屋里的电器供电。

2014年2月份,电脑厂商戴尔加盟了A4WP阵营,当时,阵营相关高层就表示,将会对技术进行升级,支持戴尔等电脑厂商的超极本进行无线充电。市面上的传统笔记本电脑,大部分电源功率超过了50瓦,不过超极本使用了英特尔的低功耗处理器,将成为第一批用上无线充电的笔记本电脑。

在此之前,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只和智能手机、小尺寸平板等“小”移动设备有关。不过,无线充电三大阵营之一的A4WP(“无线充电联盟”)日前宣布,其技术标准已经升级,所支持的充电功率增加到50瓦,这意味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等大功率设备,也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事实上,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

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

这是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

问题三:问一下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目前根本就是鸡肋,基本就是放在那才会充电,而且只会增加手机的厚度

问题四:无线充电什么意思简单的来说,就是电转磁,磁再转电的一个过程。具体相关知识百度吧。

问题五:wifi插座是什么意思?用无线充电还是什么,求科普。 WiFi智能插座是一种拥有不错创意的产品,它利用了现有家庭中的WiFi网络,让您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在联网条件下,能通过App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指定的电器。而且由于智能插座能够做到让电器完全断电,对于电视机、电热水器等待机功率较大的电器,用智能插座控制后就能做到随用随开,每个月也能省下可观的电费。

1、WiFi智能插座,突破了智能家居一贯的复杂系统形象,配合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和独立APP,可以让你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

2、WiFi智能插座没有复杂的安装流程,即插即用。插座支持Android/ios主流操作系统,下载应用程序,就可以实现本地、远程自由控制。

3、WiFi智能插座支持实时状态反馈,可将电器工作状态实时反馈到客户端,支持多个定时任务的设置。手机客户端可对多个智能插座进行控制。

问题六:iphone7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多种设备可以使用一台充电基站,手机、MP3播放器、电动工具和其他的电源适配器的有线充电情况将不会存在了。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神奇的传输电能,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

当前的大部分充电器,例如iPod和iPhone,都通过金属电线直接接触的方式,给设备内置电池充电。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通用性。缺点是效率低和只能提供电能。

问题七:什么是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就是通过线圈发送交变电场,由设备背面的线圈作为接收电能,存入设备的电池作为充电。应用最早的不是手机而是电动牙刷,由于电动牙刷经常与水接触又需要充电正好符合无线充电的优点。

问题八:无线充电已暂停是什么意思是线坏了,

问题九:什么是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就是通过线圈发送交变电场,由设备背面的线圈作为接收电能,存入设备的电池作为充电。应用最早的不是手机而是电动牙刷,由于电动牙刷经常与水接触又需要充电正好符合无线充电的优点。

问题十:手机无线充电是什么意思。利用核磁共振的远离,在一定距离内,不用数据线也可以实现充电,这个我也想过,只是更早前就有了理论。

二、无线充电技术原理是什么

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事实上,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教授MarinSoljacic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

相比于电磁感应,基于磁共振的方式,无线充电实现了长传输距离、高效的供电,并且是一对多的供电方式。不过,因为需要双方同时在同一共振频率,所以电路调频是很重要的,但这并没有那么的容易。

原理是将环境电磁波转换为电流,通过电路传输电流。

这种无线充电方式传输距离大于10米,适用于远距离小功率充电,并且也可以实现自动随时随地充电。不过,因为转换效率较低的原因,如果用这一方式,充电时间将比较长。

这是微软研究出来的一种无线充电新技术“AutoCharge”。据描述,AutoCharge是一种对桌上手机进行自动定位并为其充电的技术。系统包含两个模块,一个是以摄像头形式呈现的具备图像处理功能的监测模块,一个采用UltraFireCREEXM-LT6来聚焦LED光线的充电模块。

届时,充电器会不断地旋转,直到检测到一个看起来像智能手机的物体,之后将使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所产生的光束为智能手机远程充电。

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将电力隔空输送到15英尺(约合4.6米)外的地方。如此一来,用户只需要使用专用的无线充电套,就可以在充电的同时拿着手机在屋里走动。

这种技术是非常安全的,并且接收器的价格也很便宜,体积也小,除了无线充电,还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只不过,其最终的产品可能无法在价格、功率、速度和安全等方面达到预期。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无线充电是怎么回事

[1]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无线充电技术[2],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6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的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组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输上而成功“抓住”了电磁波。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一团在接受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电力就实现了无线传导。这项被他们称为“无线电力”的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已经能成功为一个两米外的60瓦灯泡供电。目前这项技术的最远输电距离还只能达到2.7米,但研究者相信,电源已经可以在这范围内为电池充电。而且只需要安装一个电源,就可以为整个屋里的电器供电。富士通表示这一系统可以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区以及针对电脑芯片的电量传输。采用这项技术研制的充电系统所需要的充电时间只有当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组不是第一个提出无线能量转换的组织。科学家早在19世纪就发现了电磁转换现象,从理论上说,电力可转化为通过无形的介质传播的电磁波,实现电力的无线输送。但是电磁波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大量散失,因此“无线输电”的研究始终进展不大。19世纪的物理学家无线充电技术给两个手机无线充电

[3]和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进行了远程无线能量转换系统实验,但是当他的财力用尽后,这项最有野心的尝试(29米高的瓦登克莱弗塔)宣告失败。其他尝试包括激光等定向能量转换机制。然而,它们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不同,这些都需要连续的可视线路,这对住宅周围的电力设施不好。现在,研究组成员,助理教授马林·索亚克教授和他的科研组正在改进这个设备。“这是一项还未得到发展的系统,它证明能量转换行得通。但是目前你不会愿意利用它给你的膝上型电脑供电。我们的目标是缩小这个设备的体积、扩大感应器间的距离和提高电力转换功效。”他与同事安德烈·库尔斯、阿里特迪兹·卡拉里斯、罗伯特·莫埃特、约翰·加侬珀洛斯和彼得·索利科合作,进行了这项研究。

这个系统利用了共振(当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频率一样时,就会产生震动)原理。当两个物体的振动4频率相同时,它们传递能量的强度不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索亚克教授解释说:“如果房间内放了许多相同的杯子,你向瓶中倒入不同度数的葡萄酒,这时这些杯子就会产生不同的振幅。”例如,如果用勺子敲击,每个杯子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我进入房间,开始用非常高的声音歌唱,当我的声音于其中一个杯子的频率相同时,它就有可能爆炸。”据英国广播公司2007年6月19日报道,这个无线电力传输不像现在的电力设备,它可以避免鼠巢的破坏,减少很多麻烦,因为它并不需要电线连接。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对这种设备作了详细介绍。在实验测试中,这个设备让距离它2米(7英尺)的一盏80瓦电灯泡发出光亮。该装置被称作WiTricity,研究人员根据物理学原理研发了它,这种设备还适合为膝上型电脑等装置提供电源。WiTricity利用的是低频电磁波共振,而不是利用声学共振。在实验中,两个感应器都以10兆赫的频率震动,产生共振,让能量在两者之间传递。伦敦帝国学院的约翰·本德莱教授解释说:“随着每一次共振,感应器中会有更多的电压产生。”经过产生多次共振,感应器表面就会集聚足够的能量,让灯泡发出光亮。这个能量的集聚也是为什么一位歌手用与杯子相同频率的声音歌唱时,杯子不会立刻破裂的原因。本德莱教授说:“酒杯不断集聚能量,直到能将自己打碎。”据本德莱教授说,利用波长为30米(100英尺)的低频电磁波具有安全优势。他说:“通常用千兆赫兹(更短的波长)的手机时,会有电场和磁场辐射同时产生。”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知的“远声场”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场是从振幅超过一个波长的设备里产生的,如果振幅小于一个波长,产生的将主要是磁场。约翰说:“身体对电场的反应很强烈,这也是为什么你能利用微波炉烹制鸡肉的原因。但是磁场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根据身体对能量的吸收,它对磁场的反应几乎为零。”因此,这项设备不能给人类带来任何明显的健康风险。

利用物理学的“共振”原理——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能高效传输能量。无线充电技术原理图

[4]1.输电线中的电能传入用铜制造的天线中。 2.天线以10兆赫的波长振动,产生电磁波。 3.天线发出的能量传播到2米(6.5英尺)外。 4.同样以10兆赫的频率震动的膝上型电脑接收到电流,能量充入设备中。 5.没有转换成膝上型电脑的能量不会被天线重新吸收。不能产生10兆赫共振的人和其他物体不会对它产生干扰。

1、从理论上说,这一系统对处在充电场的人完全无害,因为电量只在以同一频率共振的线圈之间传输。但对于这种无线充电技术,很多人可能产生担忧,就像当初对Wi-Fi和手机天线杆一样。 2、富士通的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 3、富士通表示这一系统可以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区以及针对电脑芯片的电量传输。采用这项技术研制的充电系统所需要的充电时间只有当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1、随着iPhone、iPad等对电量充满“饥渴”的设备迅速兴起,研发无线充电等突破性充电技术的需求日益提高。富士通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项技术将为手机集合紧凑型无线充电功能以及同时为多个便携式设备充电铺平道路。对多个设备充电时,设备相对于充电器的位置没有任何限制。” 2、当前的很多无线充电系统依靠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这种方式工作距离太短,设备需要放置在充电座上,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电量。富士通的充电系统立基于磁共振,电量可以在以同样频率发生共振的线圈之间进行无线传输。

1、测试结果显示无线传输距离大约在15厘米左右,但富士通表示无线传输距离最终可实现几米远。 2、需要指出的是,距离设备越远,传输中损耗的电量越多。 3、富士通的系统与美国Witricity公司研发的技术类似,后者同样利用磁共振传输电量,传输距离可达到几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