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135相机的相机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5-08-08 17:55:53    发布人:远客网络

135相机的相机的历史

一、135相机的相机的历史

早在19世纪末,电影业已在欧美兴起,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电影胶片中,以35亳米的规格最为流行.1913年,德国人巴纳克(Barnack)制成了使用这种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莱卡雏型,开辟了照相机发展的新时代.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莱卡I型照相机到1925年才正式生产。I型照相机装备了著名的埃尔玛镜头,其口径为1:3.5,焦距50毫米,快门采用帘幕式,其速度从1/20~1/500秒。

莱卡照相机诞生的初期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的胶片粒子较粗,画面尺寸又较小,放大效果不是很好,另外,胶卷的安装也很不方便。那时使用的胶卷都是盒装的电影胶片,每一盒至少5米以上.使用时须要自己先在暗室里剪裁,然后转入照相机配带的专用暗盒。拍照后亦须在暗室中将胶片取出包好,再送去冲洗.尽管如此,莱卡照相机因其小巧、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仍然显示出了小型照相机的强大生命力。 1932年,蔡司·伊康(Zeiss lkon)公司生产了康太克斯(Contax)I型照相机,使小型照相机出现了竟相发展的局面。1931年,美国柯达公司在德国开始制造瑞丁纳(Retina)照相机,并配套生产长度为1.6米的胶卷,胶卷编为135号。这种胶卷虽用通常的电影胶片,但其内部带有芯轴,外层包有一段护纸,可在白天装入莱卡式专用暗盒,使用要比以前方便。但拍照后仍需在暗室中打开暗盒取出胶卷,操作仍较麻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多年。1936年之后,随着黑白胶片质量提高,特别是彩色135胶卷在市场上出现,原来那种装片方式显然很不适应,因此约从1938年起,通用暗盒的135胶卷便应运而生了。这种胶卷采用35毫米的电影胶片(宽度为35毫米),因此又通称35毫米胶卷,又因这种胶卷从莱卡照相机开始应用,故又称作莱卡型胶卷。

由于莱卡照相机的影响,135胶卷的照相机很快流行起来。以后凡是使用135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35照相机了。 135原为美国柯达胶卷的编号,胶卷为各国使用,当后来制订国际标准采用了这个编号,这个编号便正式为各国所公认

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常的叫法,并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但也有的国家,还有自己的叫法,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习惯。

第一种135照相机,诞生于1913年它的设计人是德国莱卡公司的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当时一共做了两台这种相机,目的是用于实验胶片的曝光。十年之后,德国莱卡公司认定135相机肯定有发展前途,于是开始大批量生产135。这就是德国莱卡公司生产的第一种135照相机,叫做“0号”相机。打从有了“0号相机”,135照相机一路发展而来,到现在已经有了无数个品种和型号。从形式上看,135相机有两大类。一类是我手里这样的旁轴取景135照相机,镜头和取景系统是相互分离的。我们最常见的旁轴取景照相机就是我手中这样的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135袖珍照相机。到了20世纪30年代,135相机出现了单镜头反光的形式,通过一个屋脊五棱镜,人们就能看到和镜头到胶片一样的影像,它没有视差,可以换用更长焦距的镜头,它的通用性也更好了。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相机逐渐地装入了微电子技术。有了这个微电子技术,自动曝光就实现了。1984年的年底,日本美能达公司发表了一种叫α7000的单镜头反光135照相机,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自动卷片、自动退片、自动曝光以及自动调焦功能一体化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35相机是最常见的,它使用的是我们平常所见的135胶卷。120相机是使用底片面积更大的120胶卷,它的宽度约是6厘米,不同类型的120相机使用胶卷的长度又有所区别,有4.5,6,7,9,12乃至17厘米,所以120相机又有645,66,67,69,621,617相机的区别

现在,影友们可以从市场上看到全世界各国著名品牌的135照相机产品。比如像德国的莱卡、禄来、康太时,日本的尼康、佳能、美能达、宾得、雅西卡,还有不同品质、不同品牌、不同等级的各种形式的135照相机。现在的品种真是丰富极了。

二、宾得相机的特点与品牌间的优势

Pentax,国内译为潘太克斯,香港译为宾得,更简洁。

宾得公司整体实力不弱于NC,但主要精力放在120系统上。在日本135手动单反相机时代,它排名第三。但在135单反相机发展之初、M42罗口系统流行时,宾得是日本单反相机第一厂,风头甚劲,其对单反相机的技术贡献(如测光、反光镜、镜头镀膜等)和在业界的影响力,都不是NC能比的。后来尼康、佳能、美能达、托普康等从与德国旁轴相机进行的绝望竞争里转向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单反领域、相继推出更先进的卡口机身时,宾得却未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导致逐渐失去市场。虽然1975年终于改为卡口,但为时已晚,难现昔日辉煌了。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宾得手动相机体积小巧,工艺精细,非常美观。历史上宾得只制造了一部135专业相机LX,这证明它不太重视135市场。但这部LX的综合水准甚至连尼康的工程师都承认稍胜F3,这证明它的实力很强。这一点令宾得135相机的拥趸很无奈,大多只能寄情于非专业的KX、MX、Super A、Z-1(P)和MZ-S。

说说宾得镜头。很多使用日本器材的影友喜欢把自己镜头的成像特点往“德味”上靠,比如美能达的拥趸因美能达与徕卡有过合作而认为美头有德味,尼康的拥趸因尼康早期与蔡司有联系而认为尼头有德味,都挺无聊的。按照这种想当然的推理,也许适马和雅西卡镜头的德味更浓,哈哈。

但宾得的镜头确是日本五大厂中最有德味的,根据是看实际成像:宾得镜头清晰度高,反差中等,层次丰富,色彩真实,通透自然,网络论坛有评语曰:真水无香。在日本镜头圈子里比较,这四个字还算准确。而完全当得起这四个字的,是德国施奈德。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M42系的王牌是SMC 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 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20mm/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

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宾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相机品牌。我接触最早的日本单反相机就是宾得K1000,后来有KX、ME super、P 50、Z 20、Z-1P、LX,原厂头有过SMC Takumar 135mm/2.5、K 24/3.5、K 28/2、K 30/2.8、K 135/2.5、K 200/2.5、M* 300/4、A 35/2、A 50/2.8 macro、A* 85/1.4、A 35-105mm/3.5、F 50/1.4和FA 43mm/1.9 Limited。Takumar镜头色调微暖,手感不差于徕卡。K系镜头基本都是精品,是宾得135相机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中K 28/2是与Contax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共同开发的,结构完全一致。A系镜头是宾得手动头里色彩最好的,35/2暗部表现优秀,50/2.8 macro采用浮动镜片结构,35-105mm/3.5是当时难得的光圈恒定。F 50/1.4分辨率一如传说之高。

专业的*镜和limited镜更不用多说。

我曾写过一篇文字《桃园三结义》,来比喻我的宾得最佳手动组合:

K系镜头是宾德PK卡口最老的系列;刘备论年龄也是三兄弟的老大

K 28/2结构与contax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完全一致;刘皇叔同样有贵族血缘,乃是汉室宗亲。

28mm镜头视角宽广,进可人文,退可风景;刘备同样胸怀天下,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人物。

K 28/2具备星头的素质,却因彼时宾家尚无军衔制而未列星班;刘备能与曹阿瞒煮酒论英雄,是令一代枭雄最忌惮的两个领袖级人物之一,却因文不及卧龙风雏、武不及关羽张飞而被后世轻视,比起他的两个被后人神化的结拜弟弟,名头是逊色不少。

A* 85/1.4在宾家A系几大将星里,排名最靠前,用途最广泛,可人像,可风景,可纪实,光径最大最亮,综合素质虽不敢攀Contax 85/1.2或Leica 80/1.4,但可算日本人像镜最佳;关公同样是五虎上将之首,能文能武,用勇有谋,仪表堂堂,忠肝义胆,青龙偃月刀明晃晃寒湛湛光鉴日月,虽然文不及诸葛、武不及吕布,但综合素质确是三国第一人,无怪后世敬之为神。

300mm镜头用途狭窄,此如张飞之惟善悍战;M* 300/4形状颀长,比之K 28/2 A* 85/1.4,此如张飞之丈八蛇矛;最近对焦距离长达4m,微距功能匮乏,想俯察品类之细是不可能了,此如张飞之粗犷豪迈;像质优异,结实耐用,此如张飞之武艺精湛,勇冠三军。

能把刘关张联系到一起成就大业的,惟有诸葛孔明,三国时的四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中,孔明居首;能把K 28/2 A* 85/1.4 M* 300/4联系到一起扫摄天下,最合适的是LX,如果把庞统比作四大专业135手动单反相机里最短命的OM 4T、把周瑜比作最俊逸的NF-1、把司马懿比作最老辣的F3,那么无疑诸葛亮就是最优秀的LX!

二手的宾得好镜太难买了,尤其在中国,是“狼多肉少”。

可能这就是我对宾得相机念念不忘的根源。

如果仅仅为了一支镜头而入P门,那我的选择一定是它!钩是一种奇特的兵器,这正如宾得给普罗摄众的印象。钩的攻击能力很全面,可砍可刺,可削可带,刚柔相济,这也如宾得镜头能力的优异。宾得的A*镜头,给我的印象如肩佩将星的传奇将军--K/M镜朴实如阵前的校尉,F/FA则如帐下的偏裨。A* 200mm微距更是秀出群伦,其素质之高足以勾魂摄魄,都说微距无弱旅,180/200mm微距镜是强中强,而宾得的这支--比之C/N/M犹胜几分。何况徕卡/蔡司都没有这个焦段的微距?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独孤求败,求败何其难矣......

然而A*毕竟停产多年,这支神镜早已驾鹤乘云,不管不顾地别我们而去,在钩走了我们的七魂六魄之后……离别钩啊!(如果你见过它的真身,你会发现它真的是带钩子的)

四大天王山,四大天王山,谁是群山之巅?也许没有谁当得起这个盛名。如果非要给这个盛名加一个托付,我希望是宾得LX!在那个群雄并起、英杰辈出的年代,它比尼康F3和佳能NF-1稍胜半筹:它的轻便小巧,它秀出群伦的防尘防水能力,它不惜成本的用材--on any cost!环视琳琅满目的135相机群贤,还有谁是真正不惜成本的力作?佳能NF-1?算一个;康太时RTSIII?算一个;徕卡M3?算一个;其他的......它的钩魂之处还在于:世界上可靠性最佳的混合快门;宽达26.5级的测光范围,低端竟达-6.5;奇妙、灵敏、准确的实时测曝光系统;设计杰出的倒片系统;有智能化特色的闪光系统。说它是群山之王,也许N/C的用家不会服气,实际上当年连尼康公司的设计人员也曾偷偷地承认--宾得LX比他们的F3,是好了那么一点点。它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天骄!

而它的停产,它的昂贵,足令宾得粉丝们夜不能寐、魂牵梦萦。

如果要评选AF TELE ZOOM世界里的第一镜,宾得的这支镜头绝对会是我不二的选择。它实在是太牛了,看看那规格-- 600mm时f/5.6,至今为止原厂AF镜中无出其右......这是宾得最高光学实力的凝聚和体现,它既是宾得不遗余力推出的明星,也堪称世界光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力作。

它的像质无须怀疑--谁会傻到去怀疑Pentax* ED?但它实在太罕见了---竟然是依订单生产的!而且宾得后来推出了FA版,使F版更加罕见。她早已离别我们而去,却至今钩引着我们的七魂六魄......

三、18-135镜头是什么焦距

其实,这是个数码和以往等效焦距的概念。

平时所说的等效焦距都是相对于135胶片而言,所以,135胶片的尺寸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了,就是长高24mm,宽36mm,对角线大约43.2666mm。

现在数码相机,因为成本等原因,成像感光原件很少能做得比较大。因此才有了APS-C等概念。APS-C画幅的底片尺寸为22.5 x 15.0 mm或23.6 x 15.8 mm。

所以,在18mm焦距的镜头下,拍出的相片实际上是被截图了的。从成像效果上来看,就相当于全画幅的在18mmX1.6=28.8mm(佳能)或18mmX1.5=27mm(尼康)的焦距效果。

但请注意,这种等效焦距并非完全一样的效果,仅仅是视觉感官视角上的焦距效果等同。实际上,从景深的压缩等方面看,并非完全一样的。

因为APS-C尺寸的成像元件是小于全幅的,因此当把全幅相机的镜头安装在APS-C相机时,获得的图像就有所差别。因为光线经过全幅镜头之后获得的成像面积是大于传感器的,因此传感器获得的图像对比全幅传感器获得的就会有种“图片被裁切后”的感觉。

譬如,一枚28mm的镜头用在全幅相机上是作为广角镜头,而用在APS-C相机上时则成像区域变窄,变成一枚标准镜头。想知道一枚全幅镜头在APS-C上能获得相当于在全幅机器上的焦距是多少,就必须先知道换算率。

例如换算率是1.6倍的话,28mm的广角镜头就会变成45mm,也就是标准镜头了。然而,这个数值只是描述视角相当于全幅镜头的焦距,至于透视关系则不会发生变化。例如拥有夸张畸变效果的鱼眼镜头并不会因此变成广角镜头。

1.6x:佳能EOS 7D、600D、550D、500D、450D、60D、70D、1100D、1000D等。

1.5x:所有索尼和尼康的非全幅数码单反相机,宾得的新型数码单反(k-m、k-r和k-x等),还有柯尼卡美能达数码单反。

1.3x:佳能EOS 1D Mark IV,1D Mark III等。徕卡M8和M8.2。(采用APS-H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