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小清新之选:碧浪之家(Bronica)相机的低调与内涵

发布时间:2025-07-27 17:12:13    发布人:远客网络

小清新之选:碧浪之家(Bronica)相机的低调与内涵

一、小清新之选:碧浪之家(Bronica)相机的低调与内涵

ZenzaBronica是日本的一家曾经很知名的中画幅相机公司,它生产过好多价廉质优的又很有特色的120相机。勃朗尼卡(Bronica),港台翻译成“碧浪之家”,前者带有某种舶来品牌的神秘气息,后者能体现出该品牌的亲民路线,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碧浪之家这个称谓。

左上:Bronica S2,右上:Bronica EC-TL,下:Bronica D

时至今日,认识碧浪之家这个品牌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对于从胶片摄影起步的老一辈摄影人来说,它可是承载了很多的记忆。那时候欧系的中画幅相机算是奢侈品,像哈苏500系列、禄来福来,十几万元一台的价格不是普通人能够接受的,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转向了同样素质优良的日系产品。

尼康为Bronica生产的镜头焦段跨度广,可以满足几乎所有拍摄需求。

在为数不多的日本120相机品牌中,Bronica算是自成体系。最初为人所认识的是1958年推出的6X 6模组化中画幅单反相机(SLR)Bronica Z。当时,日本相机生产商一般都会避开与当时的6X 6 SLR皇者——Hasselblad的正面冲突,如Pentax生产Pentax67/645,一些更大或更小的片幅。Bronica Z作为第一台仿哈苏的日本SLR,有相当的象征意义。一直坚持6X 6画幅和模块化设计的理念,也令Bronica有了“日本的哈苏”的美誉,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创办人Zenzaburo Yoshino的坚持和野心。

Bronica搭配富士胶卷拍出来的照片清新自然

早期的Bronica相机采用焦平面快门,搭配尼康公司为之生产的高素质Nikkor镜头。最早的型号是Bronica Z(1958)和Bronica D(1961),虽然说是仿哈苏,但在核心技术中有本质上的不同,例如一般SLR都是采用上翻式的反光板,而Bronica则使用一种复杂的下潜式反光板,令镜头能以更短的法兰距设计,从而使广角和大光圈镜头更容易制造。这两个型号产量很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二手市场上价格甚至比哈苏还要高。

Bronica独特的反光板设计让相机可以使用40mm的广角镜头

之后的Bronica S系列仍旧延续了之前的机械快门设计,但是体积更小,更加便携,也更坚固耐用。Bronica C系列是S系列的简化版,不可换机背,其余性能差别不大。Bronica S2A为最后生产的机械快门相机,之后从EC系列开始的所有机型都是电子快门。

1972年Bronica推出EC型相机,标志着这个品牌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镜头体系扩展到从30mm鱼眼至1200mm各个焦段,除尼康之外,还有Komura、Zeiss多家镜头提供商,后来Bronica自身也开始设计生产镜头。EC的改进型EC-TL是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曝光的中画幅相机,在当时可谓真的让人刮目相看。除此之外,各种附件也是应有尽有,测光顶、不同胶卷后背、近摄皮腔等等。

方形画幅的Bronica SQ很适合拍文艺小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Bronica相机开始由焦平面快门向镜间快门转变,所使用的镜头也逐渐转向自家品牌。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处于降低机震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让快门更可靠耐用。但缺点也是存在的,镜间快门的最高快门速度无法做得很高,而且成本也略微增加。这一类机型有ETR系列、SQ系列和GS系列,分别对应6X 4.5、6X 6和6X 7画幅。

Hasselblad、Bronica、Mamiya三个品牌的相机对比

其中,Bronica ETR和Bronica GS分别和同时代的Mamiya 645、Mamiya 67直接形成竞争关系,所以经常被拿来相互比较。这两个品牌的相机不管从外观还是模块结构方面都十分相似,在焦段上也有很大重叠。笔者个人认为,Mamiya相机在设计时功能目标更加明确,645相机适于携带,容易操作,67系列属于座机,追求稳定性和成像质量。但是Bronica好像什么都想兼顾一点,最后功能齐全但是操作复杂,也隐性地增加了故障可能,且外观略显粗糙。不容置疑,Bronica ETR和GS都是好机器,但是在那个实用主义居上的年代,这个低调的品牌必然不如Mamiya更加普及。

Bronica SQ和Hasselblad 500系列从功能和外观上都系列十分相似

Bronica SQ这个系列取名自“square”,除了某些更小众品牌,它算是日系6X 6 SLR的一枝独秀。它的画幅、体积及形状都与哈苏相仿,但是更加轻便、能够自动曝光以及价格低廉,这些特点都让它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即使在现在的数码时代仍不失为摄影师的工作利器。1990年Bronica推出的SQ-Ai型可谓集大成者,7种胶片后背甚至还可以拍宽幅135和宝丽来相纸,TTL闪光系统让记录摄影更方便,与机身搭配的PS系列镜头也完全不逊于欧系厂商。

用Bronica拍摄人像写真也是非常好用

“碧浪之家”终究没能在的数字化浪潮中幸免,被腾龙(Tamron)收购之后,Bronica在2000年推出了最后一款产品——RF645。笔者认为这台机器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像Mamiya 7那样,走小众高端路线,借以转型到数码中画幅都是可能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数码浪潮来势迅猛,急剧压缩了胶卷相机的生存空间,根本不留给Bronica任何喘息的机会,这对于业务范围单一的相机厂家是一种必然结果。最终,这台被寄予厚望的旁轴相机因为取景器校准问题而停产,这样落幕方式略显讽刺,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无奈。有些大品牌一夜之间崩塌,有些改革之后搭载着新浪潮全速前进,而Bronica属于第三类,慢慢兴盛又慢慢消亡。

摄影师Gaku Original用Bronica拍出了生活的温暖

现在回头再看碧浪之相机,如果你是一个胶片摄影爱好者,那么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宝藏,如果你是个数码控,那么碧浪之家也会让你改变对胶片摄影的认识,如果你是器材党,那么一定会为勃朗尼卡的特立独行所着迷。Bronica是一台有情怀的相机,干活时不会像数码相机那么方便,又没有哈苏禄来那样被藏家追捧,但是出门旅行或者朋友聚会你会乐意去用它,拍身边的人,记录日常点滴,它会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

二、想要入坑中画幅,可以介绍一下勃朗尼卡Bronica系列的相机吗

想要探索中画幅摄影的魅力,不妨关注勃朗尼卡Bronica系列相机

勃朗尼卡(Zenza Bronica),这个日本品牌诞生于1956年,曾被腾龙收购后于2005年停止了645相机镜头的生产。尽管如此,它在日本摄影界仍然享有一定声誉,凭借其独特的性价比、耐用性与亲民价格。 Bronica系统以其卓越的性价比、经久耐用的机身和操作简便性而闻名,尤其是镜头种类丰富,价格适中,能满足摄影爱好者不同的需求。

尽管早期自家镜头的镀膜技术稍显不足,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机震问题,但通过模块化设计,Bronica相机可以搭配各种功能配件来提升体验。其中,RF645作为首款可更换镜头的旁轴相机,专业且功能齐全,但镜头素质与玛米亚645系列相比稍显逊色。推荐ETRSI配EII/PE头,轻便且腰平取景器明亮,虽然镜间快门限制了镜头素质,但整体表现仍然不俗。

Zenzanon PE/EII镜头是不错的选择,大部分镜头表现中规中矩,施耐德则以变焦镜头为主。RF645的金属部件提升了机身稳定性,腾龙的RF镜头画质优秀,但价格相对高昂。对于645旁轴系统的追求者来说,Bronica的无敌之处在于其卓越的机身和镜头质量,尽管价格昂贵,却值得收藏家们的青睐。

在Bronica的系列中,S系列如SA S2A、EC EC-TL提供了机械和电子快门选择,焦平面快门达到1/1000秒,但机震较多,价格较高。S2、S2a、EC和EC-tl则是入门的好选择,如Nikkor H.C 75 2.8这样的镜头能提升摄影体验。SQ系列则以轻便为特点,如SQ-A/SQ-AI,黄圈镜头素质优秀,操作简便,但机内ttl测光功能有限,镜头选择相对较少。

Bronicags1则是67画幅的轻巧之选,低震动和明亮的腰平取景器使其成为旅行摄影的理想伴侣,价格适中,但镜头群相对较一般。推荐Zenzanon PG镜头,如80 3.5,虽然价格较高,但画质上乘。

Bronicags1不仅适用于室内和室外拍摄,还因其便携性在户外旅行时十分实用。随着Bronica玩家群体的扩大,第三方配件市场也随之繁荣,如中画幅改宽幅解决方案和3D打印附件,甚至还有幻灯机后背支持多种画幅,甚至可玩转拍立得风格。如果你对这些经典相机感兴趣,不妨深入了解SQ-AI和GS1,它们是我个人收藏中的珍品,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或私信我。

三、照相机是由谁发明的

最早期的照相机是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发明的照相机简称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很多可以记录影像设备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等。历史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奥托·肖特与光学家卡尔·蔡司在蔡司公司发明了正光摄影镜头。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同年,柯达公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结构和元件通常,照相机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质与成像控制结构。成像元件可以进行成像。通常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透镜组,称之为镜头。小孔、电磁线圈等在特定的设备上都起到了「镜头」的作用。成像介质则负责捕捉和记录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暗室为镜头与成像介质之间提供一个连接并保护成像介质不受干扰。控制结构可以改变成像或记录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终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门、聚焦控制等。术语成像平面(焦平面):一般是指成像材料所在的平面。光经过镜头聚集在成像平面上,从而形成清晰的照片。焦距:是指镜头距底片的距离。如果焦距合适,景物反射的光通过镜头能够聚集在成像平面上,成为一个点,如果焦距不合适,则成为一个圆,从而导致照片发虚。曝光:快门打开时,光线透过镜头,经过光圈,进入暗室,最后照在成像材料上,这个过程称为曝光。曝光量:曝光量是指一次曝光中光线的多少。如果曝光量过低会使得照片颜色发暗,如果曝光量过高会使照片颜色发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照片中的细节丢失。曝光量通常是由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共同决定的。光圈值:是指暗室窗口的大小,光圈值越低,窗口越大,则透进的光越多,使得曝光量增加,反之亦然。快门速度:是指快门打开的时间,如果快门速度越慢,打开的时间越长,光透进的越多,使得曝光量增加,反之亦然。如果被摄物是移动的物体,则需要较快的快门速度。景深:指照片中景物都能清晰显示的前后距离,在风景照片中要求景深大,较小的焦距能获得较大的景深。变焦:数码相机之变焦分为光学与数码两种。:光学变焦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数码变焦是简单地将CCD所截取之影像加以裁剪。视角:测光:测距:手动曝光:自动曝光:光圈优先:指拍摄人手动指定一个光圈值,照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计算对应快门速度的曝光模式,适合需要控制景深的场景快门优先:指拍摄人手动指定一个快门速度,照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计算对应光圈值的曝光模式,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物体的场景曝光量补偿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分类照相机根据其成像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胶片相机与数码照相机两种类型。胶片相机主要是指通过镜头成像并应用胶片记录影像的设备。而数码照相机则是应用半导体光电耦合元件和数字存储方法记录影像的摄影设备。根据取景方式可以分为双镜头反光相机(双反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单反相机)平视取景相机(VIEWFINDER)平视测距器相机(RANGFINDER)根据呈现介质的规格:大画幅相机中画幅相机 135相机 APS相机微型相机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专业相机和消费类相机(傻瓜相机)照相机品牌雅佳(Arca Swiss)佳能(Canon)康太时(Contax)富士胶片(Fujifilm)长城(Greaall)哈苏(Hasselblad)骑士(Horseman)柯达(Kodak)基辅(Kiev)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徕卡(Leica)林好夫(Linhof) LOMO玛米亚(Mamiya)美乐时(Minox)尼康(Nikon) Noblex奥林巴斯(Olympus)宾得(Pentax)宝丽来(Polaroid)百佳(Practika)理光(Ricoh)哈苏(Hasselblad)禄莱福莱(Rolleiflex)禄莱(Rollei)海鸥(Seagull)凤凰(Phoenix)上海(Shanghai)适马(Sigma)仙娜(Sinar)索尼(SONY) Tessina Toyo雅西卡(Yashica)卡尔·蔡司(Carl Zeiss)吉野·布朗尼卡(Zenza Bronica)卓尔基(Zorki)三星(samsung)乐声(panasonic)卡西欧(ca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