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相机分为哪几类

发布时间:2025-05-26 20:05:43    发布人:远客网络

相机分为哪几类

一、相机分为哪几类

相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用途分类为以下几类:

1.数码相机:数码相机是使用数字传感器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相机,主要分为紧凑型相机、高级紧凑型相机、单反相机等不同类型。

2.单反相机:单反相机是通过反射镜反射光线进入取景器观察和对焦的相机,可以更换镜头,适合专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使用。

3.中幅相机:中幅相机是介于小型相机和大型相机之间的一种相机类型,使用较大尺寸的胶片或数字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画质和细节表现能力。

4.大型相机:大型相机主要用于商业摄影、广告摄影、影楼等专业领域,使用较大格式的胶片或数字传感器,可以实现更高的画质和更好的细节表现。

5.无反相机:无反相机是一种适用于需要高画质和便携性的相机,与单反相机相比,其机身更轻便、更紧凑,使用无反光板式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

6.超级变焦相机:超级变焦相机具有较大的光学变焦倍数,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实现广角至长焦的全程变焦,非常适合旅游和拍摄远景的场景。

7.专业摄影机:专业摄影机主要用于电视制片、电影拍摄、纪录片等专业领域,具有更高的画质、更灵活的操作和更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

二、数码相机的种类及区别

1、导语:随着高画质时代的来临,我想越来越多人不能满足于手机附带的照相机素质与家里小数码相机的功能,而有了进一步升级手中数码相机的念头。但是随着数码科技的进步,相机在电子设备方面的制程有着迅速且惊人的成长,加上各种品牌也在近几年中逐渐发展出自己独树一格的特色策略与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性显得更加的多元,也更加的困惑。

2、但由于相机其实也有分很多款,不单单只是「数码相机」而已,所以在进行意见的讨论时,常有名词解释的困扰。到底什么样的相机该叫做单反?什么又是类单反?近年相当热销的微单、轻单反又是什么?以下就是自己整理几年来观察市场上相机类型的心得,希望透过浅显的解释,使大家能在接下来讨论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相机时,能够先对现代数码相机的基础认识与释疑。如果有任何错误,也欢迎指正。

3、一、不可换镜式(消费级)数码相机(Unchangeable Lens Camera)

4、通常我们口中常提到的「数码相机」,指的就是与单反相机有所分别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不可换镜式数码相机在相机结构上与单反相机相差甚远,最大的特征便是他在设计时,便绑定了机身与镜头的组合。而他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便是机身内部的数码感光元件片幅相当的小,随着感光元件的缩小,便能相应的缩小镜头的体积,从而达到整体机身轻量化的需求。

5、由于设计上不可换镜头的特性,相机的能够拍摄的视角范围先天上受限于厂商设定,而不适合于职业工作上的需求。这种相机的市场定位多半是导向一般消费大众,锁定家庭客群,家家户户有台数码相机的概念就跟家家户户有电视洗衣机的道理一样。此类相机在设计上会降低使用者门槛,取消许多复杂的自订功能,而以计算机自动化程序设定取而代之。这个模式的设计发展出来的结果就是的全自动数码相机,或者被戏称为傻瓜相机。一般来说自动相机的目标客群锁定在不想花心思研究机器上的人,而这些人在对机身性能与光学素质上的判断也较不敏感。所以各家厂商设计的自动相机通常价格低廉,设计上是全自动、方便导向,而非质量导向。然而,由于单反相机与自动相机之间仍然存在着价格的上的门槛,导致产生了一批在价格上无从入手单反相机,在使用需求上又不能安于自动相机的使用者。所以在不可换镜式数码相机里头,还有着所谓的类单反相机存在着,满足这种业余的使用者需求。以下就轻便型自动相机、类单反相机与全天候数码相机做介绍。

6、(1)全自动数码相机、轻便型相机、傻瓜相机(Compact Camera/Point and Shoot Camera)

7、轻便型相机有着机身小巧,便于携带,丰富的预设场景与自动化功能,随着应用在数码相机上电子引擎效能的发展,现在市面上的相机也普遍追加许多花俏的特效功能,内建许多诸如lomo风格仿制、移轴效果仿制等后制功能于其中。由于机身与镜头被绑定,并且取消许多自订功能,全自动相机在应变能力上相当逊色于高阶相机。另外,由于镜头质素与数码感光元件片幅太小的原因,自动相机拍摄出来的画质难以与高阶相机媲美。

8、一般来说现代的自动相机除了更加多变的场景模式供使用者选用以外,通常都会配备内建闪光灯、曝光补偿、闪光灯控制、防红眼、防手震……等多项功能。自动相机的使用诉求在于直觉式的操作,一按快门全部搞定的程序功能,提高拍摄成功率的防手震,还有多倍变焦的镜头以应付不同的场合,最后便是高画素。

9、(2)类单反相机、桥式相机、高阶轻便型自动相机(DSLR-Like/Bridge Camera/Advanced Compact Camera)

10、市面上除了常泛称自动相机为数码相机与傻瓜相机以外,时常被提及的便是类单反相机的存在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名称上有着单反两个字,类单反相机因为受限于本身不可换镜头的特性,他并不是单反相机。但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厂商在推出类单反相机时,便是主打着有着全自动相机的轻便性与单反相机的操控性而来。

11、因为会考虑到类单反相机的客群已经不同于傻瓜相机的用户,厂商们便针对镜头的质素做了提升,配合镜头的机身电子性能也做了强化。在相机的操作性能上面,会以模仿单反相机的操控性为设计考量。有许多类单反相机根本打造的与单反相机一模一样,就是为了给使用者如同使用真正的单反相机的操控感受。

12、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说类单反相机只是单反相机的低级拷贝产品而已。类单反相机在产品定位上,更象是傻瓜相机与专业相机之间的过渡桥梁。负担不起单反相机高昂费用的使用者,可以透过选择一定质量的类单反相机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13、(3)防水数码相机(Weather Proof Camera)

14、防水数码相机基本上是傻瓜相机的旁枝,但其在机身的坚固性与防水性上做了强化,使其有着一定的耐摔防水特性。而在现代在设计全天候数码时,也会因应其防水、潜水的特性而新增譬如海底摄影的场景功能,并且配备LED补光灯供水底录像使用。

15、耐碰撞的坚固机身则相当适合登山客,在一些比较险峻的场合时不必因为心疼手边的3C产品而伤透脑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全天候数码相机多有内建GPS定位与WIFI传输的功能。

16、而近年来大肆席卷相机产品市场的「微单」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在各大展场、旅游景点除了常见的黑色大块头单反相机与小巧玲珑的自动数码相机之外,多了更多缤纷的身影。这种新式相机有着小巧轻便的相机机身,虽然不如名片型随身相机可以收纳在口袋之中,但其较之于单反相机仍然显得非常小台,与类单反相机的体积大小相差无几。

17、而这种新时代相机由于投入市场的时间相对新颖,在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称呼。较常见的称呼有「微单」、「轻单反」、「邪恶相机」、「无反单反相机」等。而且仍然有许多消费者会将类单反与微单搞混。以下将专门介绍我们传统认知上的单反相机以及这种新兴的.小型单反相机。

18、二、可换镜式数码相机(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19、我仍然相信有许多消费者对所谓的「单反相机」的印象是:黑色的,大块头,有很大的镜头,拍照时要把眼睛贴上相机……但这些多半是当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时,从观察一个使用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工作的摄影师得来的刻板印象,这样的描述只说对了一半。

20、我们在判断一台数码相机是否属于我们口中所说的单反相机时,第一个要件便在于这台相机是不是属于可交换镜头范畴内的相机。然后我们会判断,当我们在使用这台相机进行构图时,是透过机身内部的反光镜反射镜头接收的影像,经过五稜(面)镜折射后出现在相机的光学观景窗里头。使用者透过相机机身的光学观景窗进行完毕构图、对焦、按下快门的作业后,相机机身内部的反光镜会升起,打开快门,露出后方的数码感光元件接收通过镜头而来的影像资料,快门关闭,反光镜再度落下,恢复待机状态。

21、以上的话听不懂没有关系,当你发现一台相机拍照时只能透过机身背后那小小的观景窗构图时,这台相机八九不离十就是一台单反相机了。「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是使用单反相机一项重要的特色,也就是透过观景窗看见的景象正是镜头接收的画面,而这个画面也会是你所拍摄下来的照片。(当然这句话也不尽然精确,一来观景窗有视野率的问题,并且透过不同的快门/光圈组合,观景窗看见的影像与实际得出的照片将不必然相同。)

22、然而当同样微单推出之后,我们在判断单反的标准时便有了模糊的区域。以下将就这两种同属于可交换镜头系统的相机,简述两者之间的异同。

23、(1)数码单反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DSLR)

24、数码单反相机是目前摄影领域里头常见的主流相机工具,但近年来因为售价降低,综合一些文化因素,单反相机也已经逐渐扩散到一般消费大众等非职业领域了。在这里我们先观察他的英文原文字面上的意思,直译为「单镜头反射式数码相机」,在日本简称为一眼相机,在大陆则为单反相机,至于台湾受日本影响较深,简称为单反相机。单反相机在结构上与相机运作上的特色为:光线透过镜头进入相机,经由反光镜反射至五稜镜或五面镜,再经过折射呈现在观景窗里头。使用者透过光学观景窗进行构图、对焦的动作。在确定焦距、构图后,使用者按下快门、拍摄影像时反光镜则会升起,让光线直接进入后方的感光媒介(底片或者数码感光元件)。当反光镜升起时,由于光路受阻,光学观景窗将会呈现暂时无画面的黑色景像。

25、我们完成一次拍摄的动作后,数码相机便会将照片储存到插在机身内的记忆卡中。我们可以透过机身背面的荧幕实时察看我们刚刚拍摄的照片,检查实际出炉的成果,并且可以基于喜好直接删除或者在机身上立刻进行后制的动作。2008年后,数码录像不再限于全自动相机与数码摄影机了。在此年之后的发表的数码单反相机陆续都支援了动态录像的功能,至今几乎都支援全高清摄影了。此一波技术革新,使得喜爱拍摄短片的玩家不必负担高额的数码摄影机费用,只要购买单反相机就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录像经验。

26、(2)微单──无反光镜可交换镜头式相机(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MILC)、电子式观景窗可交换镜头相机(Electronic Viewfinder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EVIL Camera)

27、我想从标题的两种命名方式,就可以知道这种年轻相机在市场内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但我想称其为无反光镜可交换镜头相机──无反相机是个比较合适的说法。微单在外观与结构上与单反相机相差不远,最大的差别便在于取消了机身内反光镜的设置。连带也删除了五稜镜、光学观景窗的设置。而这些空出来的空间大大的缩减了镜头与感光元件间的距离,也大幅缩小了相机机身的体积。因此微单之所以称之为微、轻,便是相较于单反相机在外观上的变化而来。由于其英文缩写为EVIL Camera,所以偶尔也被戏称为邪恶相机,同时隐喻了这种相机在结构设计上带来的轻便优势将冲击相机市场,威力非常邪恶。

28、在取消了反光镜结构后,光线通过镜头后可以直接抵达机身内的感光元件,而机身计算机会将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影像讯息呈现在机背的荧幕或者电子观景窗里头。这种操控方式与轻便相机一样,因此相较于单反相机,微单在使用者门槛上显得更低,更容易为大众消费者接受。因此在市场区隔上,我们也会将微单视作消费级数码相机,在可预见的未来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微单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29、然而微单之所以蓬勃发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便是在于他的体积优势。微单相较于类单反相机,在镜头与机身质量上的用心成就水平之上的相片画质,也有可换镜系统多题材表现的优势,在加上他相对于单反的轻巧体积,使得他也广受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专业摄影领域喜爱。

30、(左起为无电子观景窗式微单、有电子观景窗、单反、单反)

31、微单在结构设计上符合当代设计的简约美学,取消了反光镜结构后,可以得到更快的连拍速度,改善移焦问题,以及不必再受到反光镜升降产生的微幅震动困扰。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我相信摄影领域里头的主流摄影器材将不再出现反光镜系统,无反光镜式的单反相机才是新时代的摄影器材设计方法。

32、然而基于现阶段电子科技的局限性,微单相机一时还无法取代单反相机的地位。我本身在选购摄影器材时,也不会将微单视作首选。除了一般消费大众以外,微单基于在体积轻便性与画质之间取得合宜的平衡点,许多摄影师与业余摄影爱好者会选择微单作为一台随身相机或者备用相机。

33、(右上为一般轻便相机,右下为微单相机)

34、当然可交换镜头式的相机并不只有数码单反与微单而已。还有所谓的连动测距相机、数码机背相机等,但由于一般消费者并不常接触,在此便不多作介绍罗。

三、数码相机原理

数码相机是由镜头、CCD、A/D(模/数转换器)、MPU(微处理器)、内置存储器、LCD(液晶显示器)、PC卡(可移动存储器)和接口(计算机接口、电视机接口)等部分组成,通常它们都安装在数码相机的内部,当然也有一些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器与相机机身分离。

数码相机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按下快门时,镜头将光线会聚到感光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上, CCD是半导体器件,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但是它还不能马上被送去计算机处理,还需要按照计算机的要求进行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C(模数转换器)器件用来执行这项工作。接下来MPU(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为特定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最后,图像文件被存储在内置存储器中。至此,数码相机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剩下要做的是通过LCD(液晶显示器)查看拍摄到的照片。有一些数码相机为扩大存储容量而使用可移动存储器,如PC卡或者软盘。此外,还提供了连接到计算机和电视机的接口。下面,让我们来详细地谈一谈: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都比较短,当你观察数码相机镜头上的标识时也许会发现类似"f=6mm"的字样,它的焦距仅为6毫米!其实,这个焦距和传统相机还是有所区别的。f=6mm相当于普通相机的50mm镜头(因相机不同而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印象中的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以及鱼眼镜头都是针对35mm普通相机而言的。它们分别用于一般摄影、风景摄影、人物摄影和特殊摄影。各种镜头的焦距不同使得拍摄的视角不同,而视角不同产生的拍摄效果也不相同。但是焦距决定视角的一个条件是成像的尺寸,35mm普通相机成像尺寸是24mm×36mm(胶卷),而数码相机中CCD的成像尺寸小于这个值两倍甚至十倍,在成像尺寸变小焦距也变小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得到相同的视角。所以说上面提及的6mm镜头相当普通相机50mm焦距镜头。因此在选购数码相机时,我们不用关心数码相机的实际焦距是多少,而只要参考换算到35毫米相机镜头的焦距就可以了。

数码相机使用CCD代替传统相机的胶卷,因此CCD技术成为数码相机的关键技术,CCD的分辨率被作为评价数码相机档次的重要依据。CCD是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被称为光电荷耦合器件,它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制成的表面光电器件,可以实现光电转换功能。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被广泛使用。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阵CCD,而数码相机中既有使用点阵CCD的又有使用线阵CCD的,而一般数码相机都使用点阵CCD,专门拍摄静态物体的扫描式数码相机使用线阵CCD,它牺牲了时间换取可与传统胶卷相媲美的极高分辨率(可高达8400×6000)。CCD器件上有许多光敏单元,它们可以将光线转换成电荷,从而形成对应于景物的电子图像,每一个光敏单元对应图像中的一个像素,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如果我们想增加图像的清晰度,就必须增加CCD的光敏单元的数量。数码相机的指标中常常同时给出多个分辨率,例如640×480和1024×768。其中,最高分辨率的乘积为786432(1024×768),它是CCD光敏单元85万像素的近似数。因此当我们看到"85万像素CCD"的字样,就可以估算该数码相机的最大分辨率。

许多早期的数码相机都采用上述的分辨率,它们可为计算机显示的图片提供足够多的像素,因为大多数计算机显卡的分辨率是640×480、800×600、1024×768、1152×864等。CCD本身不能分辨色彩,它仅仅是光电转换器。实现彩色摄影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给CCD器件表面加以CFA(Color Filter Array,彩色滤镜阵列),或者使用分光系统将光线分为红、绿、蓝三色,分别用3片CCD接收。

A/D转换器又叫做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即模拟数字转换器。它是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的器件。A/D转换器的主要指标是转换速度和量化精度。转换速度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用的时间,由于高分辨率图像的像素数量庞大,因此对转换速度要求很高,当然高速芯片的价格也相应较高。量化精度是指可以将模拟信号分成多少个等级。如果说CCD是将实际景物在X和Y的方向上量化为若干像素,那么A/D转换器则是将每一个像素的亮度或色彩值量化为若干个等级。这个等级在数码相机中叫做色彩深度。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中无一例外地给出了色彩深度值,那么色彩深度对拍摄的效果有多大的影响呢?其实色彩深度就是色彩位数,它以二进制的位(bit)为单位,用位的多少表示色彩数的多少。常见的有24位、30位和36位。具体来说,一般中低档数码相机中每种基色采用8位或10位表示,高档相机采用12位。三种基色红、绿、蓝总的色彩深度为基色位数乘以3,即8×3=24位、10×3=30位或12×3=36位。数码相机色彩深度反映了数码相机能正确表示色彩的多少,以24位为例,三基色(红、绿、蓝)各占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说红色可以分为2^8=256个不同的等级,绿色和蓝色也是一样,那么它们的组合为256×256×256=16777216,即1600万种颜色,而30位可以表示10亿种,36位可以表示680亿种颜色。色彩深度值越高,就越能真实地还原色彩。

数码相机要实现测光、运算、曝光、闪光控制、拍摄逻辑控制以及图像的压缩处理等操作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数码相机通过MPU(Microprocessor Unit)实现对各个操作的统一协调和控制。和传统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曝光控制可以分为手动和自动,手动曝光就是由摄影者调节光圈大小、快门速度。自动曝光方式又可以分为程序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式曝光和快门优先式曝光。MPU通过对CCD感光强弱程度的分析,调节光圈和快门,又通过机械或电子控制调节曝光。

数码相机中存储器的作用是保存数字图像数据,这如同胶卷记录光信号一样,不同的是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可以反复记录和删除,而胶卷只能记录一次。存储器可以分为内置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内置存储器为半导体存储器,安装在相机内部,用于临时存储图像,当向计算机传送图像时须通过串行接口等接口。它的缺点是装满之后要及时向计算机转移图像文件,否则就无法再往里面存入图像数据。早期数码相机多采用内置存储器,而新近开发的数码相机更多地使用可移动存储器。这些可移动存储器可以是3.5英寸软盘、PC(PCMCIA)卡、CompactFlash卡、SmartMedia卡等。这些存储器使用方便,拍摄完毕后可以取出更换,这样可以降低数码相机的制造成本,增加应用的灵活性,并提高连续拍摄的性能。存储器保存图像的多少取决于存储器的容量(以MB为单位),以及图像质量和图像文件的大小(以KB为单位)。图像的质量越高,图像文件就越大,需要的存储空间就越多。显然,存储器的容量越大,能保存的图像就越多。一般情况下,数码相机能保存10到200幅图像。我们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存储方案:

从2兆到32兆,是最常见的数码相机存储卡,由于没有内置控制部分,成本最低,但是暂时无法突破64兆的极限,但今年可能会有64兆的卡推出。目前大部分的数码相机用了SM卡,速度上和其他存储方式差不多,其实内核都是FlashMemory。常见的数码相机支持品牌,奥林帕斯、富士、东芝等诸多品牌。另外由于MP3播放器也需要存储卡,由于成本问题也选择了SM卡,导致SM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其价格由于是量产的缘故,跌得很快,是目前最佳性价比的存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