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苹果笔记本踩一下或者摔一下会不会坏

发布时间:2025-05-16 05:05:53    发布人:远客网络

苹果笔记本踩一下或者摔一下会不会坏

一、苹果笔记本踩一下或者摔一下会不会坏

你好楼主,笔记本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撞击掉地上,或者放在地上受到踩踏或者其他地方受到挤压等等,其实笔记本设计师在设计笔记本之初就已将笔记本各种胜利的可能性都已经考虑进去,所以我们看似非常薄的笔记本其实上是受过专业的设计和跌落挤压实验的,包括像笔记本掉地上然后被人做踩踏等等实验都是做过的一本应该是完全可以承受住这些考验的,但是我们的笔记本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好好的保护因为再好的设计也有可能会因为你的一时不小心而遭受灭顶之灾,就像我们的手机虽然已经测试过跌落试验但是在跌落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是会碎屏的,像楼主所说的偶尔摔一下或者踩下应该问题不是太大但是也不要刻意去做这些事情,平时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保护好这样才是王道。

二、苹果笔记本电脑为何没有风扇

问题一:据说苹果笔记本里面没有风扇? mac air是没有的,因为用的是低电压办的CPU,散热不大,并且为了厚度。

问题二:mac air里面有风扇么下一代Air采用core M处理器,该处理器最大特点是功耗为4.5W,可以不要风扇依靠热管和机身被动散热,但这样会导致MacBook铝合金机身经常热乎乎的,手感应该不好。

使用风扇的话散热肯定好一点,相对无风扇,CPU可以更高速工作性能自然要高出一点。下一代Air配置视网膜,高分辨率屏幕对CPU GPU性能要求高一点,有风扇自然更好一点。个人认为下一代Air还是有风扇。

目前联想的yoga pro3就是用了该处理器,风扇扇叶厚度只有0.15mm,官方宣称听不到风扇转动声音。联想都可以做到这个程度,一向以设计著称的苹果应该也不会差。

所以无论下一代Air是否采用风扇,风扇噪音会比现在的小。纯属个人YY,你当是看了乐呵一下好了

问题三:苹果电脑为什么不用风扇有风扇,只是为了美观,进风口出风口在同一个地方。

问题四:苹果电脑主板上有风扇(散热的)吗??新的低能耗cpu只有35w,完全能做到被动散热,就是无风扇散热,所以传说是真的

问题五:苹果笔记本有风扇声音是怎么回事 1、笔记本运行一段时间后,内存得不到充分释放会累积满负荷,苹果笔记本内存管理比较好,但仍然有内存释放问题,运行程序消耗内存CPU资源高的时候,CPU风扇就会运转,关机再重启,内存释放了,就好了。另外,电脑运行的房间尽量有空调之类的降温措施,也可以购买带风扇的支架帮助电脑散热。

2、新的笔记本风扇运转声音很小,但是用过一段时间以后,风扇上吸附了灰尘以后声音就会增大,这是所有笔记本都有的情况,所以,笔记本每年要开机一到两次清理维护,才能保持比较好的状态。

3、苹果笔记本拆机难度比较大,主要是需要专用拆机工具。如果风扇声音较大,可送修,让专业人员帮你开机清理一下。如果风扇声音不大就等到下次送修的时候再顺便让维修人员帮你清理一下。

问题六:苹果电脑为什么不需要风扇?苹果电脑为了轻薄便携,因此选用无风扇设计。

首先,苹果电脑使用的处理器,比如酷睿M等本身的功耗比较低。

其次,揭开表面的黑色胶纸,你就会发现主要芯片上都覆盖的一层铜片,散热就全靠这些铜片实现。

问题七:苹果笔记本无风扇,散热靠什么?一般的笔记本电脑会在底下或侧部开好多的散热窗来通风。苹果的也有散热窗,但是它的底部是封闭的,十分的平整。散热方式是风扇吸风形成气流,在CPU上面快速流过,从这个侧面流入,另一个侧面流出,和一般的笔记本风扇对吹CPU不同。

问题八:苹果电脑内置风扇鲁大师的调节功能,个人觉得只是娱乐性的……嗯,估计不支持你的机器。一般的节能降温,都是降低处理器频率啥的吧,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更主动的降频啥的。所以,降频了,自然就节能了也降温了……一般,内置风扇是自动调节的,温度高的时候转速变快,正常工作维持正常转速。低负荷,就最慢的转速……

问题九:苹果笔记本风扇一直不停是怎么回事解决方法:

mand加空格键,输入活动监视器,看看是不是某些应用占用了极大的资源。

问题十:苹果笔记本电脑风扇如何清理?这个如果你自己不专业就不要动了。

具体费用要看怎么个清理,一般只是清理灰尘的便宜,就是外部用吹风机吹吹的,一般几十块。比较专业的是吧笔记本拆开,风扇要拆出来清洗加油清理。一般一百。

义务解答各种笔记本硬件问题,直接点击百定hi在线咨询和留言,也可点击我的个人资料的网站的在线QQ或电话咨询。

非北京的网友也可以咨询问题,不要客气,呵呵。在北京可以找我呵呵,其他城市可以找一个信得过的维修点修。

三、打游戏买台式好还是笔记本好

能用台式就尽量用台式,笔记本只是妥协之物。

下面转载说的挺详细的。链接(PC查看)

首先台式机必然得有个稳定不变的属于你的游戏地点,这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环境必然选择笔记本。但如果有这个环境,是否选择台式机还是需要考虑的。

个人理解在游戏体验上不同的搭配可以将体验从差到好分三个档次:

1.一台不怎么好的没有外设的不怎么样的台式机:坐的不舒服,又不能随时随地携带,也不见得比笔记本显示和运算上好多少。

2.一个中高端游戏笔记本:虽然不够好但毕竟有不错的样子和足够的便携性,一定程度上通过床等环境工具弥补了运算和画面带来的不舒适体验。

3.一个精心布置的台式机环境,包括好的座椅,优秀的键盘鼠标,以及可扩展外设(手柄,模拟方向盘等),多屏幕系统和可调节支架,以及配置完善的音响和灯光系统。

所以我个人觉得选择以台式机为主体的游戏玩家在乎的不是性价比,而是极致性能和内置和外设的高扩展性,高可定制性。而后两者尤为重要。因为台式机可搭载分离的高端屏幕、屏幕支架,专业键盘鼠标以及独立的声卡和HIFI输出体系,这些都可以提高你游戏体验环境的私人定制能力。配套的还有一个好的办公座椅和手托脚垫,以及调节完善的柔和灯光。这样的环境应该不会再有人想回到笔记本的环境下玩任何游戏,哪怕只是上网。

正因为扩展性,所以台式机一开始就是充满DIY元素的定制,需要自己的设计挑选,搭配,我觉得在没有搭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时台式机确实很难高于笔记本的体验。而高端的外设除了台式机本身的钱之外将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搭配出品味和舒适更是对搭配者自己的设计能力有一定的考验,但这也是很多电脑游戏体验极致追求者的一种享受不是吗?

很多所谓的发烧友都说:“生命在于折腾”,其实随着电脑的发展,家用电脑领域笔记本已经成为主流,而台式机必定会慢慢自带所谓的发烧属性。

首先,台式机在更新换代方面较笔记本有较大优势,在当今电脑行业各个硬件之间的发展是并不平衡的,家用CPU领域发展缓慢,固态硬盘和显卡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机械硬盘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发展速度一般6-8G单盘进入平民视野却日益成为可能。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每次更新电脑时,整体更新并不划算,实际上,我们可以选择2年更新显卡,随时补充硬盘,以及5-8年更新CPU。笔记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硬盘升级以我个人为例,我台式机之中HHD硬盘从最早的500G,直接后来加了一个1T作为主盘,随后空间满了之后又挂了一块2T从盘,当固态便宜之后,买了一块固态代替1T主盘,将原先的1T格式化之后作为从盘,当空间再次不够用时选择了再挂一块4T代替原先500G的盘位,将500G盘中的内容直接考入4T中扔掉硬盘即可,那么实际我自己很少对考过去的内容,基本上依赖台式机的多盘位完成了硬盘较好的无缝升级,性价比很好,并且也非常省事。

显卡从HD3850升级HD6850升级GTX970,很快准备升级至GTX1070,每次后一张卡调入2000内价位则出掉前一张卡入手后一张,也属于较好的无缝升级。

长时间以来,CPU的升级就较为缓慢了,从AMD当年的速龙跨入INTEL的E3,其实现在我完全看不到升级的必要。

如果这套升级用笔记本来升级,那么我只能说你要不有超神的DIY能力,把机器拆个底朝天,要不你就像我一样,从2000年开始用IMB的 T21用9年,然后换个09年的MBP15‘’一直用到现在,上网就好,偶尔放放PPT写写paper放弃性能吧。更新个固态了不起了。

其次,台式机符合现代多屏幕,单计算中心的家居思路。实际上,到达HD6850时代之后,多屏幕已经趋于成熟,当时我组建了3屏的桌面

其实主要是技术尝试居多,因为新奇嘛,现在看来实属没太大用处。

随后随着廉价的小米乐视一堆电视的出现,我果断给我床头买了个46‘’电视,然后去掉了一个屏幕换成HDMI接口接了电视。后来家用投影仪比较成熟之后我又去掉了一个屏幕接了高清投影仪。也就是虽然一台台式机,但本身可以负责起家中3个屏幕的运算需求。随后到了GTX970时代,换了个2K屏幕,实际的电脑桌变成了如下。

(其实大概有人可以看出来,这屏幕就是当年炒的的很热的山寨苹果屏性价比超高的HKC7000+)

放出第二张图主要想说明的是台式机的第三个优势,面对极其复杂的功能外设时依旧可以保证优秀的人体力学体验。

实际上我的台式机本身到了2015年已经接了3张声卡,1张显卡,3X10的USB转接器。另外实际属于的外设除了机械键盘和鼠标之外还有一套独立的数字声卡,一个台式DAC,一个耳放,2个耳机(K701和HD600),一个较大的桌面音响(惠威MKIII),显示器支架,手托,和老罗推荐的embody办公椅。但得益于转角设计和前置的附加桌子(这桌子是后来独立去定制的),在桌子背后拉出了将近1米的距离,正是这个距离保证了所有音响系统,耳放系统,DAC,还有一个用以制造背光的小灯可以被放在3层支架向前延伸的屏幕背后。同时他保证了双脚有着足够的伸展空间,优秀的座椅如果没有足够的脚部空间,其实你没法做到半躺玩游戏。另外巨大的空间也保证了下方主机优秀的散热,并且不会让脚边变得非常热。(其实桌子下面还有个脚蹬,这是必须的)另外其实如果你看一下桌子下方以及电脑桌连向房间其他地方的线路,你可以体验什么是密集。(实际上还有些什么数位板啦,话筒啦,床头用于控制电视显示端的无线鼠标键盘啦,手柄啦,MIDI键盘啦,电子钟啦,都是用USB连接的,USB总数22个,不算成堆的音频,同轴之类的。)

如果换个笔记本,那么各位可以想象你如果达到同样的效果,你只能将笔记本放在交杂堆放的一堆线上面了,另外你的USBHUB如何弄到22个我觉得怎么的还是有点牵强。更不要说PCIE接口的数字音频卡,火线的MIDI键盘等。现场一定惨不忍睹。那么你就算把这些都安排好了,你如何调整好你的屏幕,调节好你的脚,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打开音响系统,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打开YY,开着话筒,和你的小伙伴愉快的玩游戏呢。对了,实际上依托于第二个优势,无论你是看着躺在床上看直播,还是开着投影仪看电影,只要你开着YY,那么统一计算中心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接受小伙伴的邀请,你可以一边躺着歪在投影仪前的沙发上,一边对着电脑桌的话筒方向懒洋洋的喊一下,”等一下,你们再玩一局(守望先锋),我马上来”。然后倒杯水,走到电脑桌前,选个舒服的角度打开耳放,缓缓的等着电子管柔和的灯光亮起,带上耳机,最后只需要按下win+ P,切入你面前的屏幕,最后表扬一下win10,终于有了mac一样的多屏幕区域,以及很好的平板模式,不但可以方便在电视和投影仪上用ipad触控遥控,也方便将你随时准备游戏的环境放在后面的屏幕区域,稍作切换便可以从舒缓的电影或者音乐中投入紧张的游戏之中啦。

所以正是以上三点,让复杂的,高度可定制的台式机,在你复杂的要求面前较笔记本拥有极大的优势。虽然笔记本可以在床上,可以携带,不过你可能永远也没法为他加上台式机可以拥有的音频,灯光,巨大的屏幕。毕竟这时候的台式机机箱,是为你所有的生活配件提供一个足够优秀的信息处理核心罢了,游戏也不例外,他是你全方位信息生活的一部分。

PS:可能有人奇怪我和我鼠标前面加了一块木板,这个分享一个自己的小技巧,人在半躺的坐姿下,限于embody座椅,鼠标位置的手肘支撑适合比键盘位置的手肘支撑下降少许,大概也就是一个桌板的厚度,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