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MySqlibdata1文件太大怎么缩小

发布时间:2025-05-16 03:59:56    发布人:远客网络

MySqlibdata1文件太大怎么缩小

一、MySqlibdata1文件太大怎么缩小

MySql ibdata1文件太大如何缩小 MySql innodb如果是共享表空间,ibdata1文件越来越大,达到了30多个G,对一些没用的表进行清空: truncate table xxx;然后optimize table xxx;没有效果因为对共享表空间不起作用。 mysql ibdata1存放数据,索引等,是MYSQL

MySql innodb如果是共享表空间,ibdata1文件越来越大,达到了30多个G,对一些没用的表进行清空:

然后optimize table xxx;没有效果

mysql ibdata1存放数据,索引等,是MYSQL的最主要的数据。

如果不把数据分开存放的话,这个文件的大小很容易就上了G,甚至几十G。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并不是太合适。因此要把此文件缩小。

无法自动收缩,必须数据导出,删除ibdata1,然后数据导入,比较麻烦,因此需要改为每个表单独的文件。

解决方法:数据文件单独存放(共享表空间如何改为每个表独立的表空间文件)。

从命令行进入MySQL Server 5.0\bin

D:\>mysqldump-q-umysql-ppassword--add-drop-table--all-databases> c:/all.sql

linux下执行./mysqld--verbose--help| grep-A 1'Default options'

Default options are read from the following files in the given order:

/etc/my.cnf~/.my.cnf/usr/local/service/mysql3306/etc/my.cnf

mysqld--verbose--help> mysqlhelp.txt

在里面查找Default options,可以看到查找my.ini的顺序,以找到真实目录

验证配置是否生效,可以重启mysql后,执行

show variables like'%per_table%'

看看innodb_file_per_table变量是否为ON

删除原来的ibdata1文件及日志文件ib_logfile*,删除data目录下的应用数据库文件夹(mysql文件夹不要删)

从命令行进入MySQL Server 5.0\bin

还原全部数据库,执行命令mysql-uusername-pyourpassword

经过以上几步后,可以看到新的ibdata1文件就只有几十M了,数据及索引都变成了针对单个表的小ibd文件了,它们在相应数据库的文件夹下面。

二、如何用ibdata1文件恢复数据库

因为磁盘空间不足,我的一个虚拟机服务器崩溃了。结果数据库服务器进程无法启动,数据也就无法导出。只能想办法从数据库原始文件 ibdata和 frm文件中恢复数据库。

因为没有经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恢复方法。特此记录,以备后用。

磁盘空间不足之后,mysqld进程无法启动,提示“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2)”。这真是让人无比头大,数据库根本连接不上。

好在数据库原始文件还在。在我的系统环境和配置情况下,这些文件位于/var/lib/mysql/文件夹下面。假设数据库名是 test,则这些文件表现为:

这些就是原始数据库文件,可以用来恢复数据库。将这些文件额外保存一份,以防万一。

我的原始虚拟机完全没有磁盘空间而无法启动数据库服务器进程。虽然试着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文件,但是数据库却始终无法连接。于是我新建了一个几乎一样的虚拟机(当然磁盘加大了),试图将这些数据库文件导入并恢复数据库。

在经历了很多错误之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安装完成新服务器之后,通过命令行新建了与原来一样的数据库: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密码都一样。如果有多个数据库需要恢复,就都给建好。(跟配置新服务器一样,参见安装和配置 MYSQL数据库服务器。)

将备份的原始数据库文件中的所有.frm文件(保持原来的目录结构)和 ibdata1文件复制到新服务器的数据库文件目录中(如果新服务器操作系统和配置环境一样,那么目录结构也一样),其它文件不要。

使用-innodb_force_recovery=6参数启动数据库服务器进程,这里是

/etc/init.d/mysqld start-defaults-file=/etc/my.cnf-standalone-console-innodb_force_recovery=6

三、mysql怎么通过frm和ibd文件还原数据

1、找回表结构,如果表结构没有丢失直接到下一步

a、先创建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必须是没有表和任何操作的。

b、创建一个表结构,和要恢复的表名是一样的。表里的字段无所谓。一定要是innodb引擎的。CREATE TABLE `weibo_qq0`( `weiboid` bigint(20))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关闭mysql, service mysqld stop;

d、用需要恢复的frm文件覆盖刚新建的frm文件;

e、修改my.ini里 innodb_force_recovery=1,如果不成修改为 2,3,4,5,6。

f、启动mysql,service mysqld start;show create table weibo_qq0就能li到表结构信息了。

2、找回数据。记得上面把 innodb_force_recovery改掉了,需要注释掉,不然恢复模式不好操作。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innodb里的任何数据操作都是一个日志的记录点。也就是如果我们需要数据恢复,必须把之前的表的数据的日志记录点添加到一致。

a、建立一个数据库,根据上面导出的创建表的sql执行创建表。

b、找到记录点。先要把当前数据库的表空间废弃掉,使当前ibd的数据文件和frm分离。 ALTER TABLE weibo_qq0 DISCARD TABLESPACE;

c、把之前要恢复的.ibd文件复制到新的表结构文件夹下。使当前的ibd和frm发生关系。ALTER TABLE weibo_qq0 IMPORT TABLESPACE;结果不出意外肯定会报错。就和我们开展数据开始说的那样,数据记录点不一致。我们看看之前ibd记录的点在什么位置。开始执行 import tablespace,报错 ERROR 1030(HY000): Got error-1 from storage engine。找到mysql的错误日志,InnoDB: Error: tablespace id in file‘.testweibo_qq0.ibd’ is 112, but in the InnoDB InnoDB: data dictionary it is 1.因为 weibo_qq0之前的记录点在112,当前的表只创建一次,所以记录点是1.

d、那怎么从1记录到112。for($1=1;$i<=111;$1++){CREATE TABLE t#(id int) ENGINE=InnoDB;}也许很奇怪,为什么是循环111,不是112。因为在a执行创建表结构的时候已经记录增加了一次。

e、修改表结构 alter table weibo_qq0 discard tablespace;使当前的表结构和ibd脱离关系。复制.ibd到当前的目录结构。

f、使原来数据的ibd和当前frm建立关系。 ALTER TABLE product IMPORT TABLESPACE;这个时候没有错误,说明已经建立好了。但是查询数据还是查不出来。

g、相比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为什么了,这个模式也不是说改了数据库就可以在生产环境使用。更改 innodb_force_recovery=1,如果不成修改为 2,3,4,5,6。直到可以查询出数据为止,然后dump出来。数据就备份出来了。

h、把所有数据导出后,在新的数据库导入。所有数据就生成了。

扩展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是分表表结构怎么批量操作,提高速度呢。用循环!循环把表的空间废弃掉。

for i in `seq 0 111`; do mysql-uroot-P33061-h127.0.0.1-Dtestdd-e“CREATE TABLE inv_crawl_weibo_qq$i(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PRIMARY KEY(id)) ENGINE=innodb“; done

ALTER TABLE inv_crawl_weibo_qq0 DISCARD TABLESPACE;

从备份数据把ibd复制cp到dd数据库下,注意复制过来的文件权限。

ALTER TABLE inv_crawl_weibo_qq0 IMPORT TABL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