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什么是旁轴相机

发布时间:2025-05-15 11:47:25    发布人:远客网络

什么是旁轴相机

一、什么是旁轴相机

由于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轴”相机。

因为取景结构是独立的,所以取景器看出去的景物,只是大致符合镜头拍摄的景物而已,单反的取景则是直接通过镜头,取景器看到的就是镜头拍摄的。因为旁轴是所见不一定所得,单反则是所见即所得。

另外旁轴相机取景是看不到景深、光线明暗的,单反通过镜头取景是可以看到景深以及光线明暗对比,这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想对容易判断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判断不同的景深。

旁轴跟单反一样,都能换镜头,只是几乎所有的单反都能换镜头,而旁轴只有高级货比如徕卡、蔡司IKON、CONTAX G、HEXAR RF、美能达CLE、福伦达R等才具备换镜头的能力,一般的旁轴都是固定镜头的。

旁轴对比单反的优点在于,焦平面更加接近镜头,法兰距更短,因此旁轴在广角、超广角镜头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这一点只要看看哈苏实验室测评的数据,在超广角镜头领域上榜的基本清一色是旁轴,单反由于机器内部有反光板,镜头离焦平面较远,广角镜头的边角成像较差(越是大广角,越容易有暗角,就是因为光线在镜头边缘位置的光量不足,这个时候只有焦平面越接近镜头才能减少光线的损耗),这个是结构限制,在同级别的旁轴和单反上,并不为镜头设计和制造所能改变。另外就是旁轴没有反光板,所以机身体积上比单反要小一点,更轻巧一点。

旁轴对比单反的劣势在于,同样是焦平面问题(法兰距越短,广角越好,法兰距相对越长,中长焦越好),导致旁轴在中、长焦方面的成像不如单反,另外由于旁轴取景器的结构限制,比如用135焦段镜头的话,徕卡M6(0.85倍率机型)取景器内,也就只有手指甲大小的一个构图框,并不是取景器满屏取景,所以对焦、构图没有一定经验基本无法拍摄,另外旁轴很少有变焦镜头(迄今为止所有品牌旁轴加起来,好像只有不到5枚变焦),因为变焦的话取景器很难判断镜头在什么焦段,这点单反做的很好,直接镜头取景,镜头什么焦段取景器就如实呈现这个焦段。另外在景深的可视、光线变化判断光圈快门组合、构图所见即所得方面也不如单反。

总的来说,旁轴适合有较强摄影功底的人,因为所见非所得,所以对于测光、测距、构图等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操作自如。但话说回来,旁轴的优势就是广角,特别是徕卡在35焦段的人文摄影上是当之无愧的皇者,就冲广角这点,旁轴麻烦一点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不管多牛逼的摄影师,总会有一台徕卡,配上35焦段或者21以上更大的超广角,用来解决单反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选择一台好的户外运动摄像机

摘要:户外运动爱好者们通常会用摄像机来记录下自己在户外运动中的表现,并留影纪念,一般的相机通常无法满足户外运动的需求,因此会购买户外运动摄像机来满足需求,对于户外运动发烧友来说,户外摄像机是很有必要的,要想购买到一台优质的户外运动摄像机,需要从镜头、主控芯片、三防性能、细节等方面入手,可以先看看网上的运动相机测评,听听网友的意见。下面来了解一下户外运动摄像机的选购吧。一、户外摄像机有必要买吗

众所周知,户外运动是一项具有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的运动,为了记录户外运动中的惊险刺激和自己的表现,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会购买一个户外运动摄像机来实时拍摄自己,那么户外运动需要户外摄像机吗?

对于真正的户外发烧友来说,户外运动摄像机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户外运动所呈现的极限场景,其他摄像机是无法展现出性能的,而运动摄像机更适合这类场景。

但是就现在的运动摄像机行业市场来看,现在的运动摄像机很难给用户一种购买的欲望,因此,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摄像机厂商都在开发新出路,如尝试航拍摄像机、VR摄像机等,相信未来的运动摄像机市场的探索路线会清晰化,出现更多的细分产品。

二、如何选择一台好的户外运动摄像机

户外运动爱好者通常会背一个大包,包里除了日常服装、药品、户外生存道具外,记录户外生活的户外摄像机也是常用的,那么如何选购户外摄像机呢?

摄像机是精密仪器,运动摄像机的拍摄效果主要看镜头及镜头的防抖功能,在选购时,应格外注意镜头的品质,选择透光性强、做工精致的摄像机镜头。

运动摄像机的主控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稳定、有品质保障的主控芯片才能让整个运动摄像机的活动运转更方便,性能更强劲。

户外运动摄像机因小巧精致、能适应各种拍摄场景被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所喜爱,专业的户外运动摄像机不仅配件齐全丰富,其三防性能也是相当优越的,具有良好的防震、防尘、防水功能。

户外摄像机的细节方面包括材质、密封性、触摸手感等,有条件的话尽量到线下实体店去试用后再购买。

综合来看,户外运动摄像机的选择要注意多个方面的性能和性价比,在选购之前,可以在网上查询一些比较主流的运动相机品牌,并了解一下它们的测评报告之类的,选择合适自己的之后再到实体店去购买。

三、尼康D3的测评报告

尼康D3是尼康在2007年8月23日发布的一款采用全画幅CMOS传感器的数码单反相机,配合1210万有效像素的 CMOS、EXPEED图像处理器、3英寸92万像素LCD、全合金机身、51点对焦系统、9张/秒连拍速度(全像素)、ISO 100-25600超宽范围。9月23日,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协同锐意相机店在广州天河昊源3G摄影器材城举行尼康D3介绍及体验会,PConline评测员得到主办方协助,详细试用了尼康D3这款顶级数码单反。

D3上的大脑门,内藏全画幅相机专用的超大五棱镜,令D3拥有100%取景范围以及明亮的取景效果。机背3英寸LCD最吸引人,不过即使是如此大的LCD,在D3上也不会显得不协调。机身左侧,分布着各类接口,这个角度还可以看到D3的取景器部分是如何的大。机身右侧,手柄上线条比较简洁,也没有太多的按钮。机身顶部,按钮设置没有太大改变。简洁的机底,取消了D2Xs的无线传输接口。这个角度还可以看见竖拍手柄的造型。竖拍手柄其实没有横拍时候的手柄舒服,拇指、食指之外的三只手指放置的地方不太足够。镜头释放按钮上面的闪光同步端子和快门线接口,外有橡胶盖覆盖,并且盖子有连接到机身上的橡胶条,再也不会像D200那样容易丢失了。驱动模式转盘上多了个“LV”模式,这可不是那个LV牌子的包包喔!“LV”即Liveview实时取景模式,选择后按下快门释放键即可激活开启该功能。实拍原图缩小,红框位置为截图区域

D3在实时取景模式下,还有两种状态(需在菜单设定),一种是“手持模式”,采用TTL相位差式AF进行自动对焦,类似一般家用DC的对焦原理;另外一种是“三脚架模式”,采用对比侦测AF进行自动对焦,类似一般单反的AF系统(即D3原来的对焦系统)。之前广大网友都对尼康D3、D300的实时取景模式下的自动对焦搞不清楚,认为不用像佳能40D或者奥林巴斯E510那样需要先恢复反光板位置,然后才能进行自动对焦。事实上D3、D300的确可以不用恢复反光板而进行自动对焦,采用的原理跟一般家用DC一样。不过这有个缺点,纯粹计算对焦速度的话,TTL相位差式AF是要比对比侦测AF要慢。至于慢多少,大家可以想象成高端DC与单反的对焦速度的差别。有人会觉得TTL相位差式AF很慢,有人就觉得可以接受,这是见仁见智的。至于对比侦测AF则存在反光板上下运动的过程,对焦速度虽然是比较快,但对焦总的时间跟TTL相位差式AF其实差不多。另外,D3的实时取景模式,画面流畅度比较一般。双储存卡经常有,双CF储存卡可就不常见了。尼康对双CF卡槽的解释是,CF卡在运行稳定性、数据安全性、实际性能上都比SD卡有不少优势,采用双CF卡是为了提高储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双CF卡可以设定为以下的工作模式:分别顺序储存图片(类似硬盘的RAID-0模式,增加储存速度)、同时储存相同图片(类似硬盘的RAID-1模式,增加储存稳定性)、RAW+JPG分别储存、两卡相互复制。测光模式转换依然设置在取景器侧面,使用上没有问题。屈光度调整旋钮需要先拔起再进行调整。

镜头释放按钮手感比较一般,按动的键程十分短,几乎只有1mm。更换镜头时不太好按。对焦模式拨杆则手感不错。接口方面增加了HDMI,对应高清输出,菜单里面还可以设定输出的信号。电池11.1V、2500mAh锂离子电池、规格跟佳能的1Ds III和1D III一样,貌似连外观也比较接近。3英寸、92万像素的LCD效果十分好,画面十分细致(非笔墨所能形容)。而170度的可视角度也属于水平之上,使用过程中,几乎看不到LCD反色的情况出现。

前后拨轮和快门释放键的角度都作了修改,以适合手指的操作。宽大、明亮、100%取景范围,D3令使用者一靠上眼睛即为之惊叹。取景器自带遮挡叶片,可防止长时间曝光或者夜景拍摄时,取景器外的光线对测光系统的干扰。快门释放键有两段的键感,8方向选择器也有两段式的键感,奇怪。评测员认为D3的8方向选择器的弹性有点过强,按动多了,手指会有点麻。不过手感也已经比之前的机型有不少进步。中间带确定按钮,方便了菜单的操作。

对比D2X/D2Xs,D3的手柄没有前者那么“锐利”,握上去手感比较圆润、舒适,蒙皮的质感也更好了,防滑性能一流。比较炫的“FX”标志,标志着尼康新纪元的到来。超大的反光版的特写(之前都看惯了DX格式的反光板,所以觉得D3的很大)。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是更换对焦屏的位置。

得益于D3的12通道平衡输出技术,D3在FX格式(全画幅)下能实现9张/秒的高速连拍(连拍速度可调),在DX格式下更可达到11张/秒的超高速度。实际拍摄时,D3在9张/秒的速度下,反光板的运动十分顺畅,而且震动并不大,从取景器中也可以清楚看到连拍过程中的被摄物体。但在11张/秒的速度下,反光镜的动作实在太快了,以至于从取景器中看到的被摄物体变得不太清楚。评测员对比之前评测的佳能1D III的10张/秒连拍,反光镜运动的影响没有D3采用11张/秒连拍时那么大(9张/秒没有问题)。D3最大的核心价值,36mmX23.9mm尺寸的CMOS。一同试用的尼康尼克尔 AF-S 24-70mm f/2.8G ED,这次D3试用会只配备了这款新镜头,其他的都是旧有的镜头,不过阵容可够夸张的:尼康尼克尔 AF-S VR Nikkor ED 200mm F2G(IF)、尼康尼克尔 AF-S VR Nikkor ED 300mm F2.8G(IF)。前组镜片幽幽的绿色镀膜,镜头口径不大,是77mm的。后组镜片密封,防尘性能应该不错。后组镜片也有镀膜,针对数码单反优化。非内变焦,在24mm端时镜头达到最长状态。50mm端时为最短状态。另外遮光罩是固定在镜桶上的,变焦时不会随伸出的部分运动,所以装上遮光罩后,比较难观察到镜头变焦时的长度变化。

D3功能多,菜单可选择的选项自然也很多。光是个人菜单设定里面便有6组共44个选项,拍摄菜单里面也有接近20个。要熟悉D3的菜单设置,不是一天半天能完成的。设置双CF卡的储存方式;动态D-Lighting功能比较吸引人。内置GPS和虚拟水平器,是十分实用的功能,其中虚拟水平器的精度与反应都比较好。镜头AF微调功能类似于佳能的,能注册20只镜头并作单独调节,或者可以选择全部镜头统一进行调节。固件版本上可以看出,这还是一部工程样机,一般正式版的固件版本都是1.00的。后期润饰功能几乎包含了Nikon Capture NX大部分的基本功能,十分实用。

关闭机内高ISO降噪功能,在ISO 1600时,画面噪点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就算是画面暗部地方也有出色的表现。以可接受程度来说,ISO 6400是可用的程度,ISO 12800则需要缩小图片才能减少噪点的影响(一般网络交流足以应付)。而最高的ISO 25600则突然帽出大量的星星点点的亮点,整个画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尤其以暗部最严重。

开启了机内的高ISO降噪功能,画面在ISO 1600开始便可以发现噪点少了。最明显的是ISO 25600下的星星点点那样的亮点消失了,画面被噪点影响的程度降低不少。在增强高ISO降噪功能下,ISO 25600也可以应付一般的网络交流照片的需求。

从实用性来说,评测员觉得ISO 1600是兼顾最好画质与高ISO的平衡点,画质好、噪点少,但感光度则有较高的水平,适应弱光拍摄环境。ISO 3200则需要通过机内降噪补足一下,输出大面积图片没有太大的噪点问题。ISO 6400时情况跟ISO 3200差不多,只是降噪需要更加强烈一点。ISO 12800和ISO 25600则是应付可以缩小图片来输出的场合,例如一般的网络新闻、杂志插图(非跨页)、报纸图片等等,对于画质来说实在不能勉强太多。总体来说,D3在ISO 1600-6400这范围里面令人激赏。画面局部分析

在高光部分,画面过渡平顺,有足够的细节。高反差部分没有出现明显或可见的紫边,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归公于尼康尼克尔 AF-S 24-70mm f/2.8G ED的出色表现。同样高反差部分一样有平顺的过渡。尼康之前之所以不推出全画幅数码单反,是因为F卡口直径不足。以至引申出尼康将会更换卡口来配合全画幅数码单反的言论。不过大家要清楚的是,F卡口是从135胶片时代沿用至今的,当年的“全幅”单反使用F卡口没有问题,现在的全画幅数码单反使用F卡口也肯定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