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反射为什么效率低
发布时间:2025-05-13 14:56:45 发布人:远客网络
一、java反射为什么效率低
先陈述一下结论:java的反射是慢,但是是相对于直接调用而言,慢也的确慢了一个数量级,不过在有些场景必须使用反射,并且在反射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手段进行人工优化
再说一下java反射之所以有一点慢的原因
1.java和python比起来,java是静态语言类型,也就是说在编译期java在编译代码的时候就会进行类型的强检验,java会在编译期进行代码优化,而反射是在运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那些类型检查,代码优化的事情放在了运行时,这个自然要耗费一点时间
2.编译期在运行时很难做一些关于反射的优化,现在的编译期还不是非常智能,知道你用这段反射代码需要做什么事情
3.再说一下,调用实现过程,在反射调用过程中,执行者叫MethodAccessor,我记得这个对象是懒加载的,也就是说有可能第一次反射调用耗时可能会更长一点,并且在调用的时候method.invoke方法还要对参数数组进行包装,可能涉及到参数类型适配,装包拆包也有消耗,其实说到底,还是不知道具体的参数类型
二、反射机制的结束语
Java语言反射提供一种动态链接程序组件的多功能方法。它允许程序创建和控制任何类的对象(根据安全性限制),无需提前硬编码目标类。这些特性使得反射特别适用于创建以非常普通的方式与对象协作的库。例如,反射经常在持续存储对象为数据库、XML或其它外部格式的框架中使用。Java reflection非常有用,它使类和数据结构能按名称动态检索相关信息,并允许在运行着的程序中操作这些信息。Java的这一特性非常强大,并且是其它一些常用语言,如 C、C++、Fortran或者 Pascal等都不具备的。
但反射有两个缺点。第一个是性能问题。用于字段和方法接入时反射要远慢于直接代码。性能问题的程度取决于程序中是如何使用反射的。如果它作为程序运行中相对很少涉及的部分,缓慢的性能将不会是一个问题。即使测试中最坏情况下的计时图显示的反射操作只耗用几微秒。仅反射在性能关键的应用的核心逻辑中使用时性能问题才变得至关重要。许多应用中更严重的一个缺点是使用反射会模糊程序内部实际要发生的事情。程序人员希望在源代码中看到程序的逻辑,反射等绕过了源代码的技术会带来维护问题。反射代码比相应的直接代码更复杂,正如性能比较的代码实例中看到的一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是保守地使用反射——仅在它可以真正增加灵活性的地方——记录其在目标类中的使用。
最近在成都写一个移动增值项目,俺负责后台server端。功能很简单,手机用户通过GPRS打开Socket与服务器连接,我则根据用户传过来的数据做出响应。做过类似项目的兄弟一定都知道,首先需要定义一个类似于MSNP的通讯协议,不过今天的话题是如何把这个系统设计得具有高度的扩展性。由于这个项目本身没有进行过较为完善的客户沟通和需求分析,所以以后肯定会有很多功能上的扩展,通讯协议肯定会越来越庞大,而我作为一个不那么勤快的人,当然不想以后再去修改写好的程序,所以这个项目是实践面向对象设计的好机会。
public java.util.List act(java.util.List params)
根据设计模式的原理,我们可以为不同的功能编写不同的类,每个类都继承Operator接口,客户端只需要针对Operator接口编程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比如这个类:
public class Success implements Operator{
public java.util.List act(java.util.List params){
result.add(new String(“操作成功”));
}}我们还可以写其他很多类,但是有个问题,接口是无法实例化的,我们必须手动控制具体实例化哪个类,这很不爽,如果能够向应用程序传递一个参数,让自己去选择实例化一个类,执行它的act方法,那我们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很幸运,我使用的是Java,只有Java才提供这样的反射机制,或者说内省机制,可以实现我们的无理要求。编写一个配置文件emp.properties:
文件中的键名是客户将发给我的消息头,客户发送1000给我,那么我就执行Success类的act方法,类似的如果发送2000给我,那就执行Load类的act方法,这样一来系统就完全符合开闭原则了,如果要添加新的功能,完全不需要修改已有代码,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对应规则,然后编写新的类,实现act方法就ok,即使我弃这个项目而去,它将来也可以很好的扩展。这样的系统具备了非常良好的扩展性和可插入性。下面这个例子体现了动态加载的功能,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才知道应该实例化哪个类:
//加载配置文件,查询消息头对应的类名
private String loadProtocal(String header){
Properties prop=new Properties();
FileInputStream fis=new FileInputStream(emp.properties);
result=prop.getProperty(header);
//针对消息作出响应,利用反射导入对应的类
public String response(String header,String content){
String result=null; String s=null;
/**导入属性文件emp.properties,查询header所对应的类的名字
*通过反射机制动态加载匹配的类,所有的类都被Operator接口隔离
*可以通过修改属性文件、添加新的类(继承MsgOperator接口)来扩展协议
s=org.bromon.reflect.+this.loadProtocal(header);
//加载类 Class c=Class.forName(s);
Operator mo=(Operator)c.newInstance();
params[0]=Class.forName(java.util.List);
Method m=c.getMethod(act,params);
Object returnObject=m.invoke(mo,args);
System.out.println(Handler-response:+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Reflect tr=new TestReflect(); tr.response(args[0],”消息内容”);
测试一下:java TestReflect 1000这个程序是针对Operator编程的,所以无需做任何修改,直接提供Load和Store类,就可以支持2000、3000做参数的调用。
有了这样的内省机制,可以把接口的作用发挥到极至,设计模式也更能体现出威力,而不仅仅供我们饭后闲聊。
三、什么是反射什么Java反射
java反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
JAVA反射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反射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创建灵活的代码,可以使代码在运行时装配,无需在组件之间进行源代表链接。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知道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能够调用它的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的反射机制。
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反射适合使用在哪里呢?从功能上看,反射似乎无所不能,几乎所有的类,所有的属性、方法、构造我们都能使用,但是我们细细思考一下,在实际开发中,并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使用反射获取属性或者方法进行操作,反而更多的使用实例.xxx方式操作,而当这些操作重复次数较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考虑优化代码,减少代码冗余,提高复用,比如实体构建赋值等操作,这个时候往往是我们最需要复用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大体认为反射主要使用在实体操作过程中。而在一般操作数据的过程中,我们的实体一般都是知道并且依赖于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比如:
2.根据类型定义变量,类型可能是基本类型也可能是引用类型、类或者接口
4.根据类型访问对象的属性,调用方法等操作
以上这些操作都是数据操作的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难复用优化的地方,而如果这里的操作使用反射则可以实现动态的操作不同的类型的实例,通过调用反射入口类Class,获取对应的属性、构造、方法完成对应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