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教程

阿里云ecs的伺服器linux系统用哪个系统比较好

发布时间:2025-05-13 10:02:42    发布人:远客网络

阿里云ecs的伺服器linux系统用哪个系统比较好

一、阿里云ecs的伺服器linux系统用哪个系统比较好

1、阿里云ecs的伺服器linux系统用哪个系统比较好

个人推荐最新的Centos7系统。

2、当然如果有特殊需求可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如ubuntu系统等。

3、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中文意思是:社群企业作业系统)是Linux发行版之一,它是来自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开放原始码规定释出的原始码所编译而成。由于出自同样的原始码,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稳定性的伺服器以CentOS替代商业版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两者的不同,在于CentOS并不包含封闭原始码软体。

4、推荐centos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中文意思是:社群企业作业系统)是Linux发行版之一,它是来自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开放原始码规定释出的原始码所编译而成

5、伺服器选用的linux系统,推荐的有3个选择,视情况不同而选择:

6、 1,Debian系(伺服器主要用Debian的stable分支,ubuntu server虽然可以了,但是稳定性不放心)

7、 2,RedHat系(如果不想购买服务,那么就是CentOS这个分支了,fedora社群版本,不适合)

8、 3,BSD系(FreeBSD,OpenBSD,NetBSD)

9、其中,严格的说,第三个和Linux同属Unix-like的软体,但是不是Linux。Debian的stable或者CentOS(付费就RedHat)选择一个,两者都很问题。如果倾向于企业,则是CentOS或者RedHat,如果是社群,则Debian好些。

10、 FreeBSD也很不错,但是要看是什么伺服器。如果单纯做普通应用伺服器,就很好用,但是如果有集中计算的,还是选择前两种Linux版本好些。

11、 yum-y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 mysql-devel

12、 chkconfig--level 35 mysqld on

13、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这个是粗劣地设定下资料库root使用者等许可权

14、楼主本地电脑上下载个ssh,用ssh就能登入Linux系统的伺服器了,而且ssh还能做下载工具日后下载伺服器上的资料使用。Linux系统伺服器如没有图形介面,操作都需要使用命令,貌似楼主对Linux不太熟,看看有没有控制面板可使用。希望英虎网路的回答能对楼主有帮助!

15、 Linux系统对于新手难上加难,建议使用WIN系统这个视觉化能看见桌面

16、这个要看你所谓的好用标准是好什么。如果以Windows系统为参考标准,那么建议你用Ubuntu系列以及基于Ubuntu的衍生版如Mint、Deepin。

17、其实各个Linux发行版本质没太大区别,区别在于采用的核心版本有所不同,外观、效能也就是在核心基础上整合的软体服务配置各不相同,操作上有些差别,总体上大同小异,所以,很难说哪个系统好用,个人习惯不同,linux也是一个高度可定制的开源系统,只要愿意,可以将任何一个linux系统配置成和与其他任何一个linux系统一模一样。

18、首先要安装资料库,如果自己不会弄,阿里云有配置环境教程,一看就懂。先把你电脑上的资料库备份下来,登陆资料库控制台,输入mysqldump资料库名>起名随便.sql用xftp4和xshell4远端linux伺服器,登陆mysql控制台,在xftp4里输入:mysq。

19、 yum-y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 mysql-devel

20、 chkconfig--level 35 mysqld on

21、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这个是粗劣地设定下资料库root使用者等许可权

22、更多linux知识建议学习《linux就该这么学》这本书

二、linux命令vi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基本上vi可分为三种操作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1. Comand mode: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或光标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Last line mode。

2. Insert mode:唯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做文字数据输入,按Esc等可回到Comand mode。

3. Last line mode:将储存文件或离开编辑器,也可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可以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即是将Last line mode也算入Command mode,把vi分成Command和Insert mode。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即可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Command mode”下,您要切换到Insert mode才能输入文字。

初次用vi的用户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

转换入Insert后再说。?切换至Insert mode编辑文件在Command mode下按‘i’、‘a’或‘o’三键就可进入Insert mode。

这时候您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i:插入,从目前光标所在之处插入所输入的文字。

a:增加,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开始输入文字。

o: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Insert的切换→Command mode,按Esc键

您目前处于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打字。假如您发现打错字了,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

就要按ESC键转换回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在Command mode下,可按冒号“:”键入入Last line mode,例如:

:w filename(输入“w filename”,将文章存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

:wq(输入“wq”,因为进入之时已经指定文件名testfile,所以会写入testfile并离开vi)

:q!(输入“q!”,强制离开并放弃编辑的文件)

在介绍command mode指令的时后,指令后面加上“常用”字眼的功能键,表示比较常用的vi指令,

(1)I、a、o切换进入Insert mode。[超级常用]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键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

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常用]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常用]

按 0(数字零):移动文章的开头。[常用]

按 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常用]

按 w:光标跳到下个word的开头。[常用]

按 e:光标跳到下个word的字尾。

按 b:光标回到上个word的开头。

按$:移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常用]

按 ^:移到该行第一个非空白的字符。

按 0:移到该行的开头位置。[常用]

按#: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例:51、121。[常用]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超常用]

#x:例如,6x表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常用]

X:大字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例如,6dd表删除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之文字。[常用]

yw:将光标所在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粘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指令‘yw’与‘p必须搭配使用)。

p:复制单行到您想粘贴之处。(指令‘yy’与‘p’必须搭配使用)

#yy: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之文字。[常用]

p:复制多行到您想粘贴之处。(指令‘#yy’与‘p’必须搭配使用)

“ayy:将复制行放入buffer a, vi提供buffer功能,可将常用的数据存在buffer

“ap:将放在buffer a的数据粘贴。

“b3yy:将三行数据存入buffer b。

“b3p:将存在buffer b的资料粘贴

r:取代光标所在处的字符:[常用]

u:假如您误操作一个指令,可以马上按u,回复到上一个操作。[超常用]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常用]

读者您要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请记得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号“:”或“/”或“?”

三键的其中一键进入Last line mode。

set nu:输入“set nu”后,会在文章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井号代表一个数字,在Last line mode提示符号“:”前输入数字,再按Enter就会跳到该行了,

如:15[Enter]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常用]

/关键字:先按/,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相尽可能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下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1,$s/string/replae/g:在last line mode输入“1,$s/string/replace/g”会将全文的string字符串取代为replace字符串,

其中1,$s就是指搜寻区间为文章从头至尾的意思,g则是表示全部取代不必确认。

%s/string/replace/c:同样会将全文的string字符串取代为replace字符串,和上面指令不同的地方是,%s和1,$s是相同的功能,

c则是表示要替代之前必须再次确认是否取代。

1,20s/string/replace/g:将1至20行间的string替代为relpace字符串。

w:在last line mode提示符号“:”前按w即可将文件存起来。[超常用]

#,# w filename:如果您想摘取文章的某一段,存成另一个文件,可用这个指令#代表行号,例如30,50 w nice,

将您正在编辑文章的第30~50行存成nice这个文件。

q:按q就离开,有时如果无法离开vi,可搭配“!:强置离开vi,如“q!”

qw: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如此离开时还可存文件

三、Linux apt 命令

1、apt(Advanced Packaging Tool)是Debian和Ubuntu中用于软件包管理的Shell前端工具,它提供了查找、安装、升级和删除软件包的命令,操作简单明了。

2、执行apt命令需要具有超级管理员权限(root)。其基本语法为:

3、可以将以下两个命令合并,一键执行升级操作:

4、如果不确定完整的包名,仅输入部分包名,按下Tab键,系统将列出相关包名。例如输入来reds后,按下Tab键,显示如下四个相关包名:

5、若已有包存在而不想升级,则使用–no-upgrade选项:

6、若只想升级现有包而不安装新包,使用--only-upgrade参数:

7、若需要指定特定版本,则按照以下格式输入:

8、查找并列出名为libimobile的包:

9、查看特定包(如pinta)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