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Archlinux 不适合服务器使用
发布时间:2025-05-13 06:31:52 发布人:远客网络
一、为什么 Archlinux 不适合服务器使用
Archlinux也并非完全没有测试,它也有自己的 testing分支和完善的 tracking system。然而由于 Archlinux的哲学,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甚至 GNOME 2到 3这样的大型更新它都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正式发布了。而 Archlinux毕竟不算是一个大型发行版,工作人员有限,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很难进行彻底的测试。发布之后再遇到大小 bug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除了一般软件 bug甚至还有内核和硬件之间的兼容问题??比如我的上一篇博客就提到了两个相当严重的 bug。想看更多的例子?去官方论坛看看就知道了。\x0d\x0a\x0d\x0a由于 Archlinux的特点和哲学,其实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折腾 Archlinux的都不是小白,在社区的配合之下一般最后都能顺利找到问题根源(大多数时候是上游 bug??)然后找到 workaround并向上游反馈。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用户其实是乐在其中的(虽然嘴上抱怨不断)。 Archlinux的“用户”在一些大型发行版里其实应该是“志愿者”之类的存在??\x0d\x0a\x0d\x0a但这在生产环境之下是不能容忍的。你让一个生产服务器更新之后遇到 bug然后运维顶着上司压力满头大汗地找问题、提 issue?对这一点抱有疑问的人一定没有在商业公司做过运维。不要和我说什么你的个人博客 VPS用的是 Archlinux。\x0d\x0a\x0d\x0a更新内核后竟一定要重启?\x0d\x0a\x0d\x0a这应该是 Archlinux最大的问题了。很多 Linux用户都不理解为何 Debian和红帽系都要把每个内核版本分开打包,然后再做一个虚包指向最新版内核,更新内核时不会自动删掉旧版本,还得之后手动删除??\x0d\x0a\x0d\x0a这其实是有非常重要的理由,而且不限于是“保险起见”,新内核启动不起来的时候可以选择旧内核。更重要的原因是—— Linux Kernel是模块式的、动态加载的,而/usr/lib/modules/LINUX-KERNEL是属于内核软件包的。如果在更新内核的时候删掉了旧版内核的软件包(也就删掉了模块目录),就会使得还未加载的模块无法再被加载了。觉得没有影响?那么我告诉你——硬件驱动都是以内核模块形式存在的。举个例子,如果你使用 Archlinux,在某此启动之后都没有插过 U盘,然后更新了内核,你就发现 U盘插进去以后怎么都认不出来(USB EHCI模块和 vfat文件系统模块都没挂载??)。你说服务器上不会有硬件变动?那么你一定是忘记了 OpenVPN之类的软件,在启动之后需要建立一个虚拟设备(比如 OpenVPN的 TAP或者 TUN),如此一来也就无法使用了。\x0d\x0a\x0d\x0a最终的结果就是,使用 Archlinux,要么你就别更新内核,要么更新了内核以后就立即重启以免遇到奇怪的问题。这种粗暴的更新方式难道不是比 Windows Update还要糟糕么?(用过 Windows Server的人一定遇到过更新以后要求你重启,甚至如果你正好处于一个活跃会话,那么如果你不立即取消掉那个对话框, 15分钟后就直接给你重启了??)\x0d\x0a\x0d\x0a糟糕的 Pacman\x0d\x0a\x0d\x0a比起复杂甚至臃肿的 yum/rpm和 apt-get/dkpg, Archlinux的包管理器要简单许多,一个 pacman就搞定了“源”和“包”两头,完成了别的发行版两个软件才能做到的事情。\x0d\x0a\x0d\x0a可如果真要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程序就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别的发行版都要这么“笨”地开发如此复杂的工具?答案其实很简单——软件包管理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不是一个包管理者,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发言权,但单从一个用户角度来看也足够意识到其存在的不足了。依赖、推荐不够灵活,只有 depends opt-depends suggestions三种,缺乏“虚包”的支持。一些常见的需求比较难以优雅地实现,比如:一个软件有多个不同的实现时,只能通过设置相同的 provides然后再互相 conflicts实现,这样一来每加一个新的实现就要修改之前所有的相同 provides的包,而且也缺乏 dpkg-reconfigure之类的工具来选择一个虚包到底使用哪一个实包从而实现灵活地在不同实现之间切换的功能(比如 Oracle JDK和 OpenJDK之间的切换,在 Archlinux里只能安装一个然后删除掉另一个)。\x0d\x0a\x0d\x0a另外, Archlinux的打包粒度太大(比如一个 php包就包括了大量非必须模块,得靠修改配置文件来启用或禁用,而在 Debian和红帽里则是被拆成了很多个包)。当然,也有人认为 Debian的粒度太细就是了。不过就我两年的使用经历看来 Archlinux的包的确偏大,对于桌面版没有什么问题,这年头大家的硬盘也都挺大,但在服务器上一般都是希望安装尽可能少的软件以尽可能减少漏洞和 bug。\x0d\x0a\x0d\x0a当然,比较简单的包管理器也有一个好处,就是降低了打包的门槛。这也是 AUR能够这么方便易用、内容丰富的部分原因。\x0d\x0a\x0d\x0a最后,吐槽一下 pacman不会自动清理包缓存,哪怕是很早以前的。我在用了两年之后包缓存有30多个G,直接把我的根分区都占满了??
二、如何安装ArchLinux
1首先你要拥有一个U盘作为驱动。U盘安装archlinux并不能像ubuntu用iso软件直接将iso文件写入U盘。稍有不用,这里向你推荐使用dd方法,过程简单,仅需一句代码。
2开机选择U盘驱动,方法因不同机器而不同,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3进入选择列表,根据你的选择进入安装。
必须检测网络是否连接。因为安装必须联网进行下载。
如果网络连接失败,应连接成功,否则安装无法进行。
输入mkfs.ext4/dev/sda1.这个过程是格式化。
为了方便仅分一个区,具体分区方法可自定义。
输入:vi/etc/pacman.d/mirrorslist
将不是中国的源删除,快捷键dd。
同时建议将163的源剪切只第一行。
快捷键dd删除,然后p就可以实现粘贴。
输入:grub-mkconfig-o/boot/grub/grub.cfg
OK了,输入exit退出,再输入reboot重启。一切都安装好了。
三、archlinux如何较为便捷地安装deb软件包
1、在 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包,尤其是 Debian系统下的 deb文件,主要依赖于 dpkg工具。以下为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详细指南。
2、首先,需要确认您所使用的 Linux发行版。建议使用广泛使用的发行版,如 Ubuntu、CentOS或 Red Hat等,它们的学习资源丰富,社区活跃。 Debian和基于 Debian的发行版(如 Ubuntu)使用 deb包进行软件安装。
3、选择合适的发行版版本,以获得较长的生命周期支持,便于解决问题,并且在进行软件开发时,版本的兼容性更好。
4、对于初学者,建议先在虚拟机中进行安装和实验,熟悉 Linux环境后,再在真实电脑上操作。通过虚拟机的隔离性,您可以安全地进行实验和错误修正,无需担心系统稳定性。
5、在安装 deb文件之前,需要将 deb文件放置在可访问的文件夹中。以 dolphin_emu文件夹为例,打开该文件夹并使用鼠标右键选择“在终端中打开”,这样可以快速进入终端进行下一步操作。
6、在终端中,使用 dpkg命令进行 deb文件的安装。命令格式为 `sudo dpkg-i deb文件名`,如 `sudo dpkg-i dolphin_emu.deb`。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依赖关系错误,此时可以使用 `sudo apt-get install-f`命令修正。
7、对于需要卸载的软件,可以通过 `sudo dpkg-l`查看已安装的软件列表,并找到对应软件名称。然后使用 `sudo dpkg-r软件名`命令卸载软件。
8、在 Ubuntu中,也可以通过软件中心直接安装 deb文件。双击 deb文件,通常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选择“打开并运行”,系统将自动完成安装过程。
9、使用 dpkg安装 deb文件相对直接,但对于初次接触 Linux的用户来说,使用 GUI工具如 gdebi更为直观。安装 gdebi后,右击 deb文件,选择“使用 gdebi打开”,该工具会自动解决依赖关系并完成安装。
10、在使用终端输入密码时,不会显示字符,这是正常的 Linux行为,不必担心键盘故障。
11、对于在平板电脑上安装 Linux(特别是使用 tar.gz文件),由于平板电脑通常运行的是 Android系统,而 Linux发行版主要针对桌面系统和服务器设计。Android平板电脑上运行 Linux通常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操作,如通过穿插编译将 Linux应用编译为 Android可用的格式。由于 Android的应用格式为 apk,而 tar.gz通常包含源代码,因此直接安装 tar.gz文件可能无法在 Android系统上运行。
12、如果您想学习 Linux运维知识,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获取免费资源。对于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参考其他文章以深入探索 Linux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