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APP开发需求文档范本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5-05-12 01:53:09 发布人:远客网络
一、Android APP开发需求文档范本是什么样的
软件需求文档格式的标准写法\x0d\x0a1.引言\x0d\x0a \x0d\x0a1.1编写目的\x0d\x0a \x0d\x0a·阐明开发本软件的目的;\x0d\x0a \x0d\x0a1.2项目背景\x0d\x0a \x0d\x0a·标识待开发软件产品的名称、代码;\x0d\x0a \x0d\x0a·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程序员、资料员以及与本项目开展工作直接有关的人员和用户;\x0d\x0a \x0d\x0a·说明该软件产品与其他有关软件产品的相互关系。\x0d\x0a \x0d\x0a1.3术语说明\x0d\x0a \x0d\x0a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词的原文。\x0d\x0a \x0d\x0a1.4参考资料(可有可无)\x0d\x0a \x0d\x0a列举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时所参考的资料,包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x0d\x0a \x0d\x0a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使用实例文档,以及相关产品\x0d\x0a \x0d\x0a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x0d\x0a \x0d\x0a在这里应该给出详细的信息,包括标题、作者、版本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x0d\x0a \x0d\x0a料来源。\x0d\x0a \x0d\x0a2.项目概述\x0d\x0a \x0d\x0a 2.1待开发软件的一般描述\x0d\x0a \x0d\x0a描述待开发软件的背景,所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市场前景等。\x0d\x0a \x0d\x0a 2.2待开发软件的功能\x0d\x0a \x0d\x0a简述待开发软件所具有的主要功能。为了帮助每个读者易于理解,可以使用列表或\x0d\x0a \x0d\x0a图形的方法进行描述。使用图形表示,可以采用:\x0d\x0a \x0d\x0a·顶层数据流图;\x0d\x0a \x0d\x0a·用例UseCase图;\x0d\x0a \x0d\x0a·系统流程图;\x0d\x0a \x0d\x0a·层次方框图。\x0d\x0a \x0d\x0a 2.3用户特征和水平(是哪类人使用)\x0d\x0a \x0d\x0a描述最终用户应具有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及技术专长。\x0d\x0a \x0d\x0a 2.4运行环境\x0d\x0a \x0d\x0a描述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平台、硬件要求、操作系统和版本,以及其他的软\x0d\x0a \x0d\x0a件或与其共存的应用程序等。\x0d\x0a \x0d\x0a 2.5条件与限制\x0d\x0a \x0d\x0a给出影响开发人员在设计软件时的约束条款,例如:\x0d\x0a \x0d\x0a·必须使用或避免使用的特定技术、工具、编程语言和数据库;\x0d\x0a \x0d\x0a·硬件限制;\x0d\x0a \x0d\x0a·所要求的开发规范或标准。\x0d\x0a \x0d\x0a3.功能需求\x0d\x0a \x0d\x0a 3.1功能划分\x0d\x0a \x0d\x0a列举出所开发的软件能实现的全部功能,可采用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等多种方法\x0d\x0a \x0d\x0a进行描述。\x0d\x0a \x0d\x0a3.2功能描述\x0d\x0a \x0d\x0a对各个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x0d\x0a \x0d\x0a4.外部接口需求\x0d\x0a \x0d\x0a4.1用户界面\x0d\x0a \x0d\x0a对用户希望该软件所具有的界面特征进行描述。以下是可能要包括的一些特征:\x0d\x0a \x0d\x0a·将要采用的图形用户界面标准或产品系列的风格;\x0d\x0a \x0d\x0a·屏幕布局;\x0d\x0a \x0d\x0a·菜单布局;\x0d\x0a \x0d\x0a·输入输出格式;\x0d\x0a \x0d\x0a·错误信息显示格式;\x0d\x0a \x0d\x0a建议采用RAD开发工具,比如Visio,构造用户界面。\x0d\x0a \x0d\x0a4.2硬件接口\x0d\x0a \x0d\x0a描述系统中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每一接口的特征,以及硬件接口支持的设备、软件与硬件接口之间,以及硬件接口与支持设备之间的约定,包括交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性质以及所使用的通信协议。\x0d\x0a \x0d\x0a4.3软件接口\x0d\x0a \x0d\x0a描述该软件产品与其有关软件的接口关系,并指出这些外部软件或组件的名字和版本号。比如运行在什么操作系统上,访问何种类型的数据库,使用什么数据库连接组件,和什么商业软件共享数据等。\x0d\x0a \x0d\x0a4.4通信接口\x0d\x0a \x0d\x0a描述和本软件产品相关的各种通信需求,包括电子邮件、Web浏览器、网络通信协议等。\x0d\x0a \x0d\x0a4.5故障处理\x0d\x0a \x0d\x0a对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处理。\x0d\x0a \x0d\x0a5.性能需求\x0d\x0a \x0d\x0a5.1数据精确度\x0d\x0a \x0d\x0a输出结果的精度。\x0d\x0a \x0d\x0a 5.2时间特性\x0d\x0a \x0d\x0a时间特性可包括如下几方面\x0d\x0a \x0d\x0a·响应时间;\x0d\x0a \x0d\x0a·更新处理时间;\x0d\x0a \x0d\x0a·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x0d\x0a \x0d\x0a·运行时间等。\x0d\x0a \x0d\x0a 5.3适应性\x0d\x0a \x0d\x0a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软件的适应能力。\x0d\x0a \x0d\x0a6.其他需求\x0d\x0a \x0d\x0a列出在本文的其他部分未出现的需求。如果不需要增加其他需求,可省略这一部分。\x0d\x0a \x0d\x0a7.数据描述\x0d\x0a \x0d\x0a 7.1静态数据\x0d\x0a \x0d\x0a 7.2动态数据\x0d\x0a \x0d\x0a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x0d\x0a \x0d\x0a 7.3数据库描述\x0d\x0a \x0d\x0a给出使用数据库的名称和类型。\x0d\x0a \x0d\x0a 7.4数据字典\x0d\x0a \x0d\x0a对于数据流图、层次方框图中出现的所有图形元素在数据字典中都要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都有唯一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解释。\x0d\x0a \x0d\x0a数据字典中所有的定义必须是严密的、精确的,不可有二意性。\x0d\x0a \x0d\x0a 7.5数据采集\x0d\x0a \x0d\x0a·列出提供输入数据的机构、设备和人员\x0d\x0a \x0d\x0a·列出数据输入的手段、介质和设备;\x0d\x0a \x0d\x0a·列出数据生成的方法、介质和设备。\x0d\x0a \x0d\x0a8.附录\x0d\x0a \x0d\x0a包括分析模型,待定问题图表等。
二、Android APP开发需求文档范本
1、·标识待开发软件产品的名称、代码;
2、·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程序员、资料员以及与本项目开展工作直接有关的人员和用户;
3、·说明该软件产品与其他有关软件产品的相互关系。
4、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词的原文。
5、列举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时所参考的资料,包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
6、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使用实例文档,以及相关产品
7、在这里应该给出详细的信息,包括标题、作者、版本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
8、描述待开发软件的背景,所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市场前景等。
9、简述待开发软件所具有的主要功能。为了帮助每个读者易于理解,可以使用列表或
10、图形的方法进行描述。使用图形表示,可以采用:
11、 2.3用户特征和水平(是哪类人使用)
12、描述最终用户应具有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及技术专长。
13、描述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平台、硬件要求、操作系统和版本,以及其他的软
14、给出影响开发人员在设计软件时的约束条款,例如:
15、·必须使用或避免使用的特定技术、工具、编程语言和数据库;
16、列举出所开发的软件能实现的全部功能,可采用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等多种方法
17、对用户希望该软件所具有的界面特征进行描述。以下是可能要包括的一些特征:
18、·将要采用的图形用户界面标准或产品系列的风格;
19、建议采用RAD开发工具,比如Visio,构造用户界面。
20、描述系统中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每一接口的特征,以及硬件接口支持的设备、软件与硬件接口之间,以及硬件接口与支持设备之间的约定,包括交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性质以及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21、描述该软件产品与其有关软件的接口关系,并指出这些外部软件或组件的名字和版本号。比如运行在什么操作系统上,访问何种类型的数据库,使用什么数据库连接组件,和什么商业软件共享数据等。
22、描述和本软件产品相关的各种通信需求,包括电子邮件、Web浏览器、网络通信协议等。
23、对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处理。
24、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软件的适应能力。
25、列出在本文的其他部分未出现的需求。如果不需要增加其他需求,可省略这一部分。
26、对于数据流图、层次方框图中出现的所有图形元素在数据字典中都要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都有唯一的一个清晰明确的解释。
27、数据字典中所有的定义必须是严密的、精确的,不可有二意性。
28、·列出提供输入数据的机构、设备和人员
29、·列出数据输入的手段、介质和设备;
30、·列出数据生成的方法、介质和设备。
31、包括分析模型,待定问题图表等。
三、Android8.0新特性【转】
尽管 Android刷版本号的步伐年年加快,但每年带给用户的惊喜从未减少。经历了四个开发者预览版的洗礼后,Android 8.0终于在今天凌晨迎来了正式版发布。
如果你还不清楚 Android O有哪些关键的新特性,不妨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快速为你梳理一遍。
和发布会前几天外媒传出的消息一样,Android 8.0的甜品代号果然是「奥利奥」(Oreo)。
而昨晚的发布会碰巧赶上了美国日全食,为此 Google也准备了一段应景的揭晓视频:
从奇巧板到牛轧糖再到这次的奥利奥,不得不说近几个 Android版本所选择的甜品都非常可口。在开始新功能介绍之前,我们不妨通过下面这张长图回顾一下 Android历代甜品代号:
通知——往往是 Android系统的信息过载的「重灾区」,也是近三个大版本以来 Google不断在优化和改进的重点。在 Android 8.0中,通知系统有了如下改进:
Android 8.0引入了通知渠道特性,将应用的通知进行分门别类,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通知类别单独设置通知优先级别和提醒方式。
Google的时钟应用提供了 4个通知渠道
假想一下(这不可能),适配了这一特性的淘宝客户端,我们可以屏蔽那些直播通知和促销推荐,物流信息、秒杀提醒则可以适当「放行」。
在早前的 Android版本中,我们只能借助第三方启动器和通知读取工具(比如 Nova Launcher+Telsa)来实现通知角标效果。
Android 8.0开始,应用可以在启动器图标上显示通知圆点来提示用户,但这个圆点角标和 iOS上那个有所不同——它仅提示用户该应用有通知,不会显示具体的通知数量。考虑到部分用户的「红点强迫症」,这算是一种折衷的设计了……
通常,当一条通知出现在通知栏,除了点击查看、划掉不理以外,我们就只剩下「放任不管」这种处理方式了。这显然不太优雅,太多的通知驻留不仅会让通知栏拥挤不堪,回过头进行处理的时候也很不方便。
所以,Android 8.0引入了另一种通知处理操作——通知延后。当我们暂时不便处理某条应用通知时,只需要在该条通知上清扫,点击出现的时钟图标,即可让这条通知暂时从通知栏消失,在设定好的时间后再回来。
理论上来说,如果开发者在开发应用时没有进行特殊限制,所有的非常驻通知(比如媒体通知)都可以被延后。
Android 8.0提供了新的通知背景着色方式,除了大家可能已经见过的多彩媒体通知以外,一些常驻高优先级通知也可以利用这种背景着色方式来让自己更加引人注目,比如驾驶导航和后台通话通知。
目前,一些使用原生通知样式的应用已经可以在 Android 8.0上正确调用新的通知背景着色机制了,效果也十分讨人喜爱。
原生 Android系统的消息通知向来好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消息通知进行快速回复,还能通过扩展试图看到多条消息通知并逐条回复(详情请参阅 Android Nougat的通知改进详解)。
在 Android 8.0中,消息通知样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开发者可以通过新的通知函数来为消息通知的扩展视图增加消息历史,让用户在快速处理通知的过程中更加熟悉回话上下文。
除了上面提到的通知延后功能以外,Android 8.0还面向开发者提供了通知超时特性,允许特定通知在设定时间后自行清除;进而,系统还能区分某条应用的清除操作是由用户还是应用发出。
利用这些特性,应用开发者能够探索设计出对用户造成打扰程度最小的通知方式。
不管是在手机上注册账号、登录账号还是输入其他常用个人信息,过程都相当繁琐且容易出错,选择第三方密码管理和自动填写工具又不得不额外考虑安全和隐私问题。
因而在 Android 8.0中,Google首次整合了一个系统级的全局自动填写功能。开启后,当我们在第一次进行应用设置、登录时,系统就会帮我们快速填写好对应的个人信息和密码。
系统级自动填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当然,如果不想使用 Google提供的密码保存服务,也可以等待 1Password、LastPass等服务商跟进这一特性,到时我们就可以在「系统->语言和输入法->输入帮助」自由选择想要使用的自动填充服务。
优秀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一直以来都是 Android系统的魅力所在,但同时运行的应用太多肯定会为系统造成不小的负担。如果还有应用或服务在后台运行,而用户正在使用其他需要大量系统资源的应用(例如玩游戏或观看视频),就会因为硬件性能不足导致卡顿,部分应用可能还需要重新加载。
为此,Android 8.0对应用在后台运行时可以执行的操作施加了限制,面向 Android 8.0进行开发的应用将在两个方面受到限制:
后台服务限制:处于空闲状态时,应用可以使用的后台服务存在限制。
广播限制:除了有限的例外情况,应用无法为隐式广播注册接收器。
不清楚何为「服务」何为「广播」也没关系,只需要知道:当一个面向 Android 8.0开发或被用户手动开启了后台限制的应用被放到后台运行时,系统在为它分配各项系统资源时就会「酌情考虑」了。
这个后台执行限制此前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好在经过绿色守护开发者@oasisfeng和部分热心 Android用户的热心反馈,Google已于第四个开发者预览版(DP4)中修复了后台服务管控漏洞。即便是那些顽固的国产毒瘤,在 Android 8.0中也不得不收敛了。
Android Nougat引入了应用「分屏」功能,允许用户将任意两个(适配了该特性)的应用或窗口在屏幕上进行上下分屏,提升了应用间的协作和使用效率。
而从 Android 8.0开始,系统将支持更加自由、灵活的「画中画」模式。这个通常用于视频播放的特性早已在部分 OEM厂商的定制 ROM和 Android TV当中的实现,但加入原生 Android 8.0依然令人惊喜。
如果你订阅了 YouTube Red并开启了「后台播放功能」,系统就能在你把 YouTube放到后台的同时将视频内容以悬浮窗的形式继续播放;当你在 Chrome中查看网页视频时,也可以将某个标签中的视频「拿出来」,一边浏览其他网页一边查看视频;知名 Android播放器 VLC也抢在正式版发布前就适配了画中画模式,升级 Android 8.0正式版以后别忘了试一试。
Android系统上到底改采用异形图标还是规则图标?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 OEM厂商和用户都有自己的选择偏好。这也导致不同 Android设备的体验迥异,百花齐放的表象之下,无论是应用开发者和图标设计师们往往感到很迷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在 Android 8.0中引入了自适应图标规范。依据这一规范开发的自适应图标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自己的特色,同时还能完美地融入到不同启动器和 ROM的整体视觉风格当中。
除此之外,应用开发者还能脑洞大开,赋予这些图标不同的动态效果。
关于自适应图标规范的意义所在以及开发者如何进行设计和适配,请参阅少数派先前发布的译文:
Android O自适应图标的意义何在?Google设计师给你答案|科普设计自适应图标实现自适应图标Android O新特性介绍:自适应图标(Adaptive Icons)
Android 8.0还从多个角度增强了原生 Android平台对蓝牙的支持,具体包括:
支持 AVRCP 1.4标准:支持远程浏览和控制 TV、HiFi等设备的媒体库。支持蓝牙低功耗(BLE) 5.0标准:传输速度提升两倍、传输距离提升四倍、数据承载能力提升八倍。此外,5.0标准还优化了时隙可用性和信道选择算法,可规避 Wi-Fi和 LTE信道干扰来提高数据传输质量。集成更多蓝牙协议编解码器,包括由 Sony提供的 LDAC编解码器。
毫无疑问,Android 8.0对于那些爱听歌的用户来说是一次良心满满的升级:只要手里蓝牙耳机满足硬件要求,就可以轻松实现无损蓝牙音乐传输。
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当我们在 Android 8.0中进行文字点选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识别我们想要复制的文字内容。在长按弹出的浮动工具条中,系统还将提供可用于处理被选中部分文字内容的应用选项。
自动识别文字内容并提供应用建议- 1
例如,当我们长按一段文字中地址的一部分,系统不仅会将整个地址内容进行选中,还能在弹出的浮动工具条中显示地图应用,点击即可快速调用地图打开选中地址;同理,如果我们选中的是一段 URL,那么 Chrome浏览器就会出现在弹出的浮动工具条中,方便我们快速跳转至该 URL所指向的网页。
自动识别文字内容并提供应用建议- 2
同样的技术也将运用于 Android 8.0的「分享」接口中,如果我们试图分享一张购物小票的照片,在分享列表中,系统会优先建议那些记账应用;而如果我们分享一张自拍,美颜应用则更可能会出现在分享菜单的前列。
Android 8.0新增了对 WLAN感知的支持,此技术基于周边感知联网(NAN)规范。在具有相应 WLAN感知硬件的设备上,应用和附近设备可以通过 WLAN进行搜索和通信,无需依赖互联网接入点。
开启 WLAN感知功能后,当我们位于已保存的 WiFi连接附近时,系统就会自动使用这个 WiFi接入点。
以 Android 7.1(API级别 25)或更低版本为目标平台开发的应用默认最大屏幕纵横比为 1.86,但这也导致这些应用在一些新近机型(比如 Galaxy S8/S8+)上显示效果不佳(无法全屏、上下黑边等等)。
采用非传统屏幕纵横比的新近机型|源:bgr
而面向 Android 8.0或更高版本系统所开发的应用将不要求设定最大纵横比,保证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兼容屏幕比例各异的 Android机型。
对开发者而言,他们还可以利用下面这些 Android 8.0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