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主板推荐:2025 年 10 款 ITX 型号盘点
发布时间:2025-11-02 12:02:37 发布人:远客网络
好的,2025年的ITX主板市场依然精彩纷呈,AMD和Intel平台都推出了基于新一代芯片组的产品,性能和功能都有提升。以下是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10款ITX主板型号盘点(排名不分先后,主要按平台和定位区分):
核心趋势总结 (2025)
AMD平台: X870E/X870 (取代X670E/X670) 是旗舰和高端主流,向下兼容B850/B650E/B650等。AMD Ryzen 8000系列APU(如R7 8700G)因其强大的核显,在ITX无独显小主机中成为热门选择。
Intel平台: LGA 1851接口的Z890、B860系列是主流,全面支持Arrow Lake (可能包含部分Raptor Lake Refresh) CPU。CPU散热器兼容性需要特别注意(孔距与LGA1700不同)。
PCIe 5.0普及: M.2插槽和部分显卡插槽支持PCIe 5.0逐渐成为中高端型号的标配。
Wifi 7: 高端型号开始标配更新的Wifi 7无线网卡。
USB4/Thunderbolt 4: 高端型号普遍提供,中端型号也开始加入(尤其是在AMD平台)。
更强的VRM/散热: ITX空间有限,厂商在散热马甲和VRM供电设计上投入更多,以应对新一代CPU的功耗。
🚀 高端旗舰/性能向 ITX 主板 (Top Tier)
ASUS ROG Strix X870E-I Gaming WIFI
芯片组: AMD X870E
亮点: AM5接口最强ITX之一。出色的VRM供电+主动风扇散热,双PCIe 5.0 M.2 (正面直连CPU),1个USB4 (40Gbps) Type-C接口,Wifi 7,2.5G LAN+10G LAN双网口(部分高端型号特有),ROG优化BIOS/AURA SYNC神光同步。
适合: 追求极致性能、超频潜力、顶级扩展性的AMD Ryzen 9用户。
槽点: 价格较高。
MSI MEG X870I Edge Ti MAX WIFI
芯片组: AMD X870E
亮点: 微星旗舰ITX。同样强悍的供电和散热,双PCIe 5.0 M.2 (1正1背),双USB4 Type-C接口,Wifi 7,独特的2.5G LAN + Killer Wi-Fi Combo设计,后置按钮、诊断灯等丰富功能。设计感强。
适合: 对接口数量、豪华功能有要求,喜欢微星品牌的高端AMD用户。
槽点: 可能比华硕更贵。
ASUS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芯片组: Intel Z890
亮点: Intel平台的顶级ITX旗舰。强大的VRM设计(应对Arrow Lake功耗),支持DDR5高频内存,双PCIe 5.0 M.2 (1正1背),Thunderbolt 4 (USB4) Type-C接口,Wifi 7,2.5G LAN,ROG优化BIOS和神光同步。
适合: 追求Intel平台极致性能与超频的发烧友。
槽点: Intel平台新接口需注意散热器兼容性;价格昂贵。
⚖ 主流高性能 & APU 向 ITX 主板 (Mainstream & Great for APU)
Gigabyte B850I AORUS Pro AX
芯片组: AMD B850
亮点: 技嘉主流AM5 ITX标杆。高性价比的选择,供电足够应对Ryzen 7甚至部分R9型号。双M.2 (1个PCIe 5.0,1个PCIe 4.0),USB4 Type-C接口,Wifi 6E或Wifi 7(视具体批次型号),2.5G LAN。AORUS设计语言。
适合: 预算有限但追求不错性能和未来扩展性的AMD用户,或搭配Ryzen 8000G APU组建高性能小主机。
槽点: VRM散热可能略逊于顶级型号。
ASRock B650I Lightning WIFI
芯片组: AMD B650 (但2025年仍然活跃且性价比高)
亮点: AMD ITX市场长期热销的性价比王者(持续到2025)。扎实的供电(支持非X R7/R9无压力),双M.2 (PCIe 4.0),前置Type-C(部分升级型号可能加USB4或Wifi7),Wifi 6E/7(视版本)。价格相对亲民。
适合: 预算敏感用户,追求高性价比AMD ITX板,尤其适合Ryzen 5/R7 CPU或8000G APU。
槽点: 设计相对朴实,没有原生USB4。
ASUS ROG Strix B650E-I Gaming WIFI
芯片组: AMD B650E
亮点: B650E是准旗舰芯片组。ROG血统下放,比普通B650/I更强供电(接近入门X670),双M.2(一个为PCIe 5.0),可提供USB4接口(视具体版本),Wifi 6E/Wifi 7,2.5G LAN。比X870E-I便宜不少。
适合: 想要接近旗舰性能/扩展但又不愿付X870E高溢价的用户。主流Ryzen 9的理想座驾之一。
Gigabyte Z890I AORUS Ultra
芯片组: Intel Z890
亮点: 技嘉Intel平台主力ITX。强健的VRM,支持DDR5内存,双M.2(PCIe 5.0 + PCIe 4.0),通常配备Thunderbolt 4/USB4接口,Wifi 7,2.5G LAN。在Intel ITX选择较少时,它是华硕之外的主流优质选项。
适合: 组建高性能Intel小钢炮的用户。
槽点: LGA1851散热器需单独确认。
💡 特色/特定需求向 ITX 主板 (Niche & Special)
Biostar B650GTN
芯片组: AMD B650
亮点: 影驰旗下的Biostar在2025年也推出了竞争力不错的ITX型号。主打性价比和实用性,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便宜的AM5 ITX主板之一(尤其是打折时)。配备2个M.2(PCIe 4.0),Wifi 6E/Wifi 7,2.5G LAN。适合清库存型号或追求绝对低价的AM5 ITX搭建。
适合: 极致预算党,需要AM5 ITX但性能要求不极端(如搭配R5/非X R7)。
槽点: 品牌小众,BIOS优化和售后可能不如一线大厂;用料设计相对基础。
MSI MPG B850I Edge WIFI
芯片组: AMD B850
亮点: 定位稍低于MEG,但价格更亲民的B850 ITX。提供不错的VRM(应对Ryzen 7),双M.2(PCIe 5.0 x1 + PCIe 4.0 x1),可能具备USB4(视具体型号),Wifi 7,2.5G LAN。MSI MPG系列的美学。
适合: 喜欢微星品牌,想要B850芯片组但预算达不到MEG级别的主流用户。
ASRock B760I Lightning WIFI (DDR5 Version if available) / Asus ROG Strix B760-I Gaming WIFI (如果仍在售)
芯片组: Intel B760 (LGA1700) - Note: 这是上一代接口,但2025年初可能仍有库存/特定需求
亮点: 为那些不计划升级到Arrow Lake,仍希望使用Raptor Lake Refresh/Raptor Lake或更早13/12代CPU的用户提供性价比选择。主流供电规格(够i5/i7),DDR5内存,双M.2(通常PCIe 4.0),Wifi 6E/6,2.5G LAN。价格通常低于Z890I。
适合: 组建性价比Intel ITX平台,或者不追求最新CPU,选择13/14代i5/i7等用户的性价比ITX方案。
槽点: LGA1700平台(升级潜力有限);芯片组相对老一代。
📌 选择 ITX 主板的 核心考量点
CPU 平台 & 接口: 明确选择 AMD AM5 还是 Intel LGA1851/LGA1700。LGA1851是新接口,选好散热器很重要。
CPU 需求: 你打算用什么CPU?顶级Ryzen 9/Intel i9需要顶级的VRM供电和散热;主流Ryzen 5/R7/i5/i7用中端主板即可;想用Ryzen 8000G APU(如8700G/8600G),主流B650/B850/I是最划算的选择。
PCIe 5.0 M.2/GPU支持: 是否需要未来的PCIe 5.0 SSD?部分显卡插槽也支持。X870E/X870/Z890/B650E提供更多PCIe 5.0通道。
USB4/Thunderbolt: 是否需要外接高速设备或显卡坞?
无线网卡: Wifi 7是最新标准,速度更快延迟更低,但需要匹配的路由器。Wifi 6E也仍然优秀。
网络: 2.5G网口是主流标配,个别高端板有10G网口。
内存支持: DDR5已成绝对主流,注意看支持的频率(越高越好,尤其对AMD平台)和容量(2xDIMM最大64GB)。
I/O接口: 检查USB接口数量(特别是Type-C,前后置都有最好)、视频输出接口(对APU重要)。
BIOS 和软件: 大厂(华硕、微星、技嘉)的BIOS通常更成熟易用。
价格: 预算永远是核心因素之一。
⚠ 重要提示
尺寸: 确保主板是Mini-ITX(17cm x 17cm)标准尺寸,才能装入ITX机箱。
机箱限制: 仔细查看机箱支持的主板高度限制、CPU散热器高度限制、显卡长度/厚度限制、电源规格(ATX/SFX/SFX-L)以及存储位布局。选购前务必确认尺寸兼容性!
散热器兼容: Intel LGA1851接口需确认散热器是否提供对应扣具。AMD AM5沿用AM4孔距,兼容性好。
BIOS更新: 新买的主板可能需要更新BIOS才能支持最新发布的CPU(如新的Ryzen 8000系列或Arrow Lake CPU),确认主板有Flashback/BIOS Flash按钮功能会很方便。
✅ 总结建议
追求极致性能/扩展: 选 ASUS ROG Strix X870E-I 或 MSI MEG X870I Edge Ti MAX (AMD) / ASUS ROG Strix Z890-I (Intel)。
主流高性能 & 价值之选: 选 Gigabyte B850I AORUS Pro AX 或 ASUS ROG Strix B650E-I (AMD) / Gigabyte Z890I AORUS Ultra (Intel)。
高性价比 & APU 之友: 选 ASRock B650I Lightning WIFI (AMD)。
预算有限 (Intel旧平台): 选 ASRock B760I Lightning WIFI 或 Asus ROG Strix B760-I Gaming WIFI (如果还有货且符合需求)。
请根据你计划使用的CPU、预算和具体功能需求来挑选最适合的那款ITX主板。动手前务必确认好所有硬件的尺寸兼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