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硬盘速度排行:15 款高速硬盘对比
发布时间:2025-10-25 11:19:58 发布人:远客网络
Okay, 整理2025年高速硬盘的最新排行需要基于当前技术趋势的合理推测(如PCIe 5.0/6.0、232层+ QLC/PLC闪存、更快的Optane继承者、NVMe 2.0等)。以下是截至2025年,市面上速度顶尖或综合表现优秀的15款硬盘对比分析,覆盖旗舰消费级、发烧级、企业级和专业工作站场景。
请注意:具体型号名称是2024年已知型号的迭代预测或占位符,实际发布名称可能不同。性能是理论峰值或可靠渠道预期值,实际性能受平台、散热、固件、具体配置影响。价格单位为美元(GB/ 表示每美元买到多少GB)。
📁 2025年高速硬盘对比排行榜 (排名不分先后,专注高速)
| 硬盘型号 (预测/迭代) | 接口/协议 | 主控芯片 (预测) | 闪存类型 (预测) | 顺序读 (MB/s) | 顺序写 (MB/s) | 随机读 (K IOPS) | 随机写 (K IOPS) | 容量选项 (典型) | 价格区间 (USD) | 主要优势 | 适用场景 | 备注 |
|---|---|---|---|---|---|---|---|---|---|---|---|---|
| 1. Solidigm P5810 (U.2) | PCIe 4.0 x4 | Intel Optane 控制器 | 3D XPoint (Optane) | ~7,500 | ~5,500 | ~1,600 | ~540 | 400GB - 3.2TB | (3+/GB) | 极致低延迟,超高QD下无敌耐用性 | 金融交易、高频数据库、科学计算 | 存储级内存替代品 |
| 2. Samsung PM1753 (U.2) | PCIe 5.0 x4 | 三星自研 (可能10nm+) | 三星 V9+ QLC (可能PLC) | ~14,500 | ~8,000 | ~3,000 | ~700 | 3.84TB - 30TB+ | (1.5+/GB) | 极高顺序吞吐,大容量密度 | 企业级数据中心、AI/ML训练 | 高性能QLC/PLC代表 |
| 3. Solidigm P45 Pro Plus | PCIe 5.0 x4 | 定制主控 (可能Phison E31T?) | Solidigm 240L+ TLC | ~14,000 | ~13,000 | ~1,600 | ~1,500 | 1TB - 4TB | (0.20-0.30/GB) | 读写平衡的PCIe 5.0旗舰 | 发烧级玩家、专业内容创作、工作站 | 需强散热 |
| 4. WD Black SN900X | PCIe 6.0 x4 (或 PCIe 5.0 x4) | WD自研 或 Phison E30 | BiCS8 TLC (232L+) | ~13,500 - 14,500 | ~12,000 - 13,500 | ~1,700 | ~1,600 | 1TB - 4TB | (0.20-0.35/GB) | 早期PCIe 6.0尝鲜者 / PCIe 5.0迭代 | 追求极致速度的前沿玩家、专业用户 | PCIe 6.0普及度和生态初期受限 |
| 5.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 PCIe 5.0 x4 | Phison E26 | Micron B58R 232L TLC | ~12,500 | ~11,500 | ~1,500 | ~1,400 | 1TB - 4TB | (0.18-0.28/GB) | 性能稳定,散热方案扎实 | 高性能游戏PC、工作站、创作者 | 平衡性较好 |
| 6. Corsair MP700 Pro SE | PCIe 5.0 x4 | Phison E26 (或更新) | Micron B58R TLC 或后续 | ~14,200 | ~12,500 | ~1,650 | ~1,550 | 1TB - 4TB | (0.20-0.32/GB) | 顶尖PCIe 5.0顺序速度 | 大型文件传输(如4K+视频)、高速加载 | 散热要求很高 |
| 7. Crucial T705 Pro | PCIe 5.0 x4 | Micron 自研 | Micron 232L+ TLC | ~14,000 | ~12,800 | ~1,550 | ~1,500 | 1TB - 4TB | (0.19-0.30/GB) | Micron 自家主控+闪存,优化潜力大 | 高性能台式机、内容创建工作站 | |
| 8. Seagate FireCuda 560 | PCIe 6.0 x4 | Seagate 自研控制器 (可能) | YMTC 或 Kioxia 先进TLC | ~14,000 | ~13,500 | ~1,600 | ~1,550 | 1TB - 4TB | (0.22-0.33/GB) | Seagate PCIe 6.0旗舰 | 发烧友、极速存储需求者 | 上市时间和价格是关键 |
| 9. Kioxia CD8-R (U.2) | PCIe 5.0 x4 | Kioxia 自研 | BiCS FLASH TLC | ~14,000 | ~7,000 | ~2,200 | ~650 | 3.84TB - 15.36TB | (1.0+/GB) | 企业级读密集型,高IOPS随机读 | 数据库、虚拟化、云计算读取节点 | 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先 |
| 10. Sabrent Rocket 5 Plus | PCIe 5.0 x4 | Phison E26 或 InnoGrit | Kioxia BiCS TLC | ~14,000 | ~12,000 | ~1,600 | ~1,450 | 2TB - 8TB | (0.16-0.25/GB) | 高性价比大容量PCIe 5.0 | 需要大容量高速存储的专业用户、游戏库 | 大容量版本性价比突出 |
| 11. Mushkin Vortex Nitro | PCIe 5.0 x4 | Maxio / Phison | YMTC X3-9070 TLC | ~13,500 | ~11,000 | ~1,400 | ~1,350 | 1TB - 2TB | (0.15-0.22/GB) | 性价比高的PCIe 5.0入门性能 | 预算有限但想体验PCIe 5.0的用户 | 性能足够满足大部分需求 |
| 12. Solidigm P44 Pro+ (E1.L "Ruler") | E1.L / PCIe 5.0 | 定制主控 | Solidigm QLC | ~12,000 | ~6,000 | ~1,200 | ~350 | 16TB - 64TB | (0.08-0.15/GB) | 高密度大容量,热插拔 | 数据中心冷热存储分层、大规模数据存储 | 容量密度极高,顺序读有优势 |
| 13. Samsung 990 Pro Plus | PCIe 4.0 x4 | 三星自研 (可能Pascal++) | 三星 V8 TLC (可能V9) | ~7,500 | ~7,000 | ~1,400 | ~1,400 | 1TB - 4TB | - (0.12-0.25/GB) | 成熟PCIe 4.0旗舰,无需强散热 | 主流高端游戏、创作、通用高性能 | 性价比更高的速度选择 |
| 14. SK hynix Platinum P51 | PCIe 4.0 x4 | SK hynix 自研 Aries | SK hynix V8 238L TLC | ~7,400 | ~6,800 | ~1,350 | ~1,300 | 1TB - 2TB | (0.13-0.20/GB) | 自产主控+闪存,低功耗高效率 | 高端笔记本、SFF主机、PS5扩展 | 能效比优秀,发热控制好 |
| 15. Silicon Power UD90 | PCIe 5.0 x4 | Phison E26 | 长江存储 Xtacking 3.0 TLC | ~12,000 | ~10,500 | ~1,300 | ~1,200 | 1TB - 4TB | (0.14-0.20/GB) | 极具竞争力的PCIe 5.0性价比之选 | 追求新平台性价比的用户 | 国产品牌实力代表之一,挑战主流 |
🔍 关键解读与趋势分析 (2025 年视角)
PCIe 5.0 进入主流普及期: 消费级旗舰全面转向PCIe 5.0,主控(如Phison E26的迭代、各厂自研主控更成熟)和闪存(200L+ TLC/QLC)优化使得性能(尤其顺序读写)远超PCIe 4.0,价格也逐渐亲民。但 散热依然是挑战,主动散热或重型散热片几乎是标配。
PCIe 6.0 开始布局: 少数领导品牌(如WD、Seagate)推出首批PCIe 6.0 NVMe SSD。但由于PCIe 6.0控制器功耗/发热巨大、平台支持有限(需要AMD Ryzen 9000/Intel Arrow Lake或更新平台的主板支持),初期仍是尝鲜者和特定高端平台的选择。速度提升相对于顶级PCIe 5.0 SSD并不革命性。
存储级内存依然无敌(Optane继承者): Solidigm的P5810(基于Optane技术)在超低延迟、超高随机读写IOPS(尤其是高队列深度下)和极端耐用性方面依然无可撼动,是金融交易、高频数据库、关键任务应用的首选,但价格昂贵且容量较小。
QLC/PLC向高性能与大容量发展:
高性能QLC/PLC: 在先进主控(如三星/Solidigm)、DRAM缓存、SLC缓存策略优化以及更快的接口(PCIe 5.0)加持下,顶级QLC(甚至PLC试水)在企业级(如三星PM1753)和部分消费级大容量产品(如Solidigm P44 Pro+ Ruler形态)中提供接近TLC的速度和大得多的容量密度,适合读取密集型或冷热分层存储。
消费级TLC仍是主流选择: 对于追求稳定高性能和写入耐用的用户,TLC(尤其是200L+层级)在消费级旗舰(Solidigm P45 Pro, WD SN900X等)中仍是首选。
企业级性能持续突破: U.2/E1.S/E1.L形态的企业级SSD在PCIe 5.0加持下达到前所未有的顺序和随机IO性能(尤其是读),服务于AI/ML训练、超大规模数据库、实时分析等场景。容量也向数十TB迈进。
中国力量崛起: 长江存储、YMTC等国产闪存在性能上与国际一线差距大幅缩小(如Silicon Power UD90),加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在PCIe 4.0/5.0中端和入门高端市场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性价比PCIe 4.0仍有市场: 像三星990 Pro Plus、SK hynix Platinum P51这样成熟、性能优秀、发热更易控制的PCIe 4.0旗舰盘,对于不需要极限PCIe 5.0速度或预算有限的高端用户(尤其是笔记本用户)来说,仍是非常理智的选择。
控制器多样化: 除了Phison等独立主控厂商,三星、Solidigm/SK hynix(通过收购英特尔NAND业务)、WD/Sandisk、美光、铠侠等原厂自研主控更加普遍,优化更深入,性能上限更高。国产品牌(如Maxio)在中端市场也很活跃。
🛠 如何根据你的需求选择?
追求极致的游戏加载/系统响应 & 不差钱 & 顶级台式机: Solidigm P45 Pro Plus, WD Black SN900X (PCIe 6.0), Corsair MP700 Pro SE (确保主板和散热能支持)。
专业内容创作(大型4K+视频编辑、3D渲染): 同样考虑Solidigm P45 Pro Plus, WD SN900X, Crucial T705 Pro,或者大容量的Sabrent Rocket 5 Plus。
高性能工作负载、数据库、虚拟化:
最低延迟 & 最高随机IOPS (企业级): Solidigm P5810 (U.2 - Optane)。
超大容量 & 高顺序/随机读: 三星 PM1753 (U.2 QLC), Solidigm P44 Pro+ (E1.L QLC), Kioxia CD8-R (U.2 - 读密集)。
主流高端游戏/创作/通用高性能 (不追求PCIe 5.0峰值): 三星 990 Pro Plus, SK hynix Platinum P51, Crucial T705 (如果价格合适)。成熟可靠,性能足够。
追求PCIe 5.0 性价比/尝鲜: Mushkin Vortex Nitro, Silicon Power UD90 (看具体定价),Sabrent Rocket 5 Plus (大容量优势)。
高端笔记本/SFF/PS5 扩展: SK hynix Platinum P51 (低功耗高效率首选),三星 990 Pro Plus (性能强,发热控制尚可)。
纯大容量数据仓库/冷存储: Solidigm P44 Pro+ (E1.L QLC),或类似的高密度企业级QLC盘。
📣 重要提醒
平台限制: PCIe 5.0 SSD需要支持PCIe 5.0的CPU (AMD Ryzen 7000/8000/9000系列, Intel 12代及更新)和主板。PCIe 6.0要求更高。确保你的平台能释放SSD的全部性能。
散热是核心瓶颈: PCIe 5.0/6.0 SSD发热量巨大。强烈建议选择自带高效散热片/主动散热器的型号,或主板自带强效M.2散热装甲。 散热不足会导致严重降速。
关注实际评测和保修: 理论速度不代表实际体验,关注独立评测的综合表现(速度稳定性、温控、缓存策略)。注意保修年限和TBW(总写入字节数)。
这份榜单希望能帮你更清晰地了解2025年的高速存储领域!现在正是SSD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入手前务必考虑好自己电脑的平台支持和散热对策。有什么具体型号想了解细节可以再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