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解析
发布时间:2025-03-03 00:51:02 发布人:远客网络
万方数据库是由中国知网(CNKI)旗下的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的一种综合性学术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多种类型的学术资源,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
万方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知网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全面、高质量的学术信息资源库,以满足国内外学术界对学术资源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知网成立了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并在1999年正式推出了万方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中国知网积极与国内外的出版社、学术机构、高校等合作,获取了大量的学术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和标准化整理,这些学术资源被整合到万方数据库中,供学术界和研究人员使用。
万方数据库的推出填补了中国学术数据库的空白,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全面、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平台。它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目前,万方数据库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学术数据库之一,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万方数据库是中国知网旗下的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的综合性学术数据库,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整合了大量的学术资源,为学术界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平台。
万方数据库是由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的一种专业学术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了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报告等多种学术资源。万方数据库的成立源于中国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学术资源的获取和管理。当时,由于国内外学术资源的不对称,中国学术界在获取国外学术资源方面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学术数据库。
1993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了“北京大学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收录国内外学术期刊的文摘信息。这是中国高校图书馆首次尝试建立学术数据库,也是万方数据库的前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高校图书馆对学术数据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图书馆和学术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正式成立,并在1997年推出了首个版本的万方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主要收录了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全文信息,为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术资源检索和获取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万方数据库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学术数据库之一。目前,万方数据库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必备的学术资源平台,为广大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便捷的检索方式。
万方数据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它是中国高校图书馆为解决学术资源获取和管理问题而建立的学术数据库。经过多年的发展,万方数据库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学术数据库之一,为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便捷的检索方式。
万方数据库是由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的一种文献数据库,主要收录了国内外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图书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它由万方公司自主开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
万方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中国的图书馆和科研机构面临着获取和管理大量文献资源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图书馆图书馆员杨光斌于1989年开始自主研发万方数据库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年,万方数据库正式推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内外综合性文献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的发展得益于杨光斌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他们通过与国内外出版社和学术机构的合作,逐渐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文献资源库。同时,万方数据库也不断完善自身的检索系统和技术,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和体验。
目前,万方数据库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强大的检索功能。它不仅为科研人员、学生和图书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文献检索服务,也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